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留給下一代的好東西 《信報》

上月底有幸獲邀為蔡加讚及汪圓圓世紀婚宴的坐上客。當晚香檳醉人、氣氛窩心,衣香鬢影不在話下,千多名政界名人、商界精英和演藝界紅人出現在同一場合,更是十年難得一見。這邊有藍籌公司主席,那邊是宇宙最強,後邊還有數名現任或前高官經過。我和太太說笑,單單是排隊和新人拍照的人龍,可能已有數百億元資產。
雖然蔡家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如斯巨大,坐擁的財富如斯的豐厚,但無論是加讚或他的兩名姊姊,也十分隨和及平易近人。不單沒有「含着鑽石匙羹出生」的氣焰,根本可說是完全沒有架子。多個場合都看到他們一家人一起出席,不難讓你感到他們的團結和家教有方。
家庭教育不可少
為人父母,都希望為子女鋪好一條通向成功的大直路。一般人沒有過百億資產可以傳給下代;不過,父母能留給子女的最好資產,你和我也可能負擔得來,那就是像蔡家那樣的良好家庭教育。
家教除了規矩和禮節,也包括思考的方法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好子女能夠有勇、有謀、有智慧,那麼未來就算面對多大的困難也能冷靜應對。不單能守業,還有望更上一層樓。家父和家母雖然未有送我豪宅和跑車,但家訓要我做人要腳踏實地、光明磊落,一生受用。
最近翻閱台灣《天下》雜誌,一句說話打進了心。編輯說「現在的小學生,有65%的人,將來從事的工作,可能現在還未存在……這個世代的孩子,需要高度的自信與勇氣,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當然如果有家族的信託基金做後盾,要生活無憂並不困難。但由於世界變化的速度,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溝通,正以幾何級數地加快,意味着這一輩「守業」的難度,也將會比起上一輩高很多。或可以說,如果只是原地踏步,不弄點新意思的話,將會起碼錯過了這65%的新機遇。
要在這個速度愈來愈快,但又不可知的未來打拚和成功,就不得不記着「未來學」大師Alvin Toffler 的這句話, 「The illiterate of the 21st century will not be those who cannot read and write, but those who cannotlearn, unlearn, and relearn.」(廿一世紀的文盲,不是那些不能讀寫的人,而是不懂不斷學習、不懂拋棄所學和不懂重新學習的人。)這是一個連我未滿兩歲的女兒,也懂得操作iPad 的年代,也是一個「沒有膽色和創意就和鹹魚沒有分別」的年代。
一個在職場打滾了十多年的中年人,不能沒有被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危機感。因為這世代已不是不進則退那麼簡單,而是不進則分分鐘被淹沒。
要不斷「拋棄所學」和「重新學習」,我認為要具備兩種基本質素,謙遜和超卓的溝通能力。謙遜意味着永遠不會滿足於目前境況,即使家財萬貫,老本一生食不完,也不會終日無所事事。就算事業上已經有一定成就,亦不會自滿和就此罷休。因為那「不足感」會不斷激發一己去追尋更新、更濶的路。
溝通能力好壞決定成敗
至於溝通能力,也正因為通訊高速流動而變得加倍重要。語文能力和口才外,懂得建立網絡,和不斷在自己的網絡中,尋找讓大家一起增值的機會,甚至是促成合作的,才是真正懂得溝通的人。當大家還停留在Facebook 裏,炫耀吃喝玩樂,或發洩工作上的怨氣時,懂得溝通的人在發放status update 和照片時,會三思對自己或其他人所帶來的影響後才做。更會利用社交媒體的平台和資訊發達的便利,找別人合作,取長補短,將弱點變為強項。
為人父母,我最期望能教出一名,謙遜和溝通能力強的女兒,這可能會比起實質財產,更能令她將來發熱發亮。這裏所寫的,不單局限於個人層面,也適用於商業機構、甚至城市的管理。在這大時代的洪流中,只要稍稍停滯不前,下一分鐘就可能已急速墮後。最近到過新加坡旅遊,親身感受到我們的競爭對手,這兩年的高速發展和取得的成就,得到的正是這深深的體會。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預算案應加大力度投資學前教育 《信報》

特區政府一年一度的大事,財政預算案及施政報告,又再綑綁起來諮詢。作為一個小市民,我不想政府做守財奴,年年盈餘數百億,也不願減稅和紓解民困。但我更不想只是在預算案公布的那段時間,得到派錢帶來的短暫興奮,長遠而言卻要承受藥石亂投的惡果,就像現時基層和中產的困境,也是日積月累而來的一樣。
教育問題日益嚴重
香港的問題雖然天天多,但很多是一環扣一環的,只要做好其中一樣,很多問題都可以紓緩。最簡單的例子是教育,只要有一個比較公平和完善的政策,不單學生、家長和教師得到眼前的好處,長遠也是解決貧富懸殊,和整體競爭力等問題的不二法門。甚至還有助化解部分社會的戾氣和鬱悶,可謂一石多鳥。但偏偏本地的家長及教師,就日漸被教育問題折磨得疲於奔命。貧苦的基層小孩也要面對愈來愈不公平的制度。那麼社會的問題又怎會不日益嚴重?
更奇怪的是,雖然由幼稚園到大學,每天都發生那麼多問題,但過去六年,教育的預算開支,竟然每年都用不完,還每年數以十億計地退回庫房!因此聽聞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教育的開支也不會有望增加了。如果真是這樣,就實在是超錯,和太令人失望。
由於小女快將上幼兒班,我對香港的教育問題多了切身的關注。早前難得「免費幼稚園教育委員會」和港大教育系,合辦了「幼稚園教育國際論壇」。我專程跑去學習了兩天,大開眼界,獲益良多。其中負責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世界經合組織撰寫報告的John Bennett 說,兒童天生的學習方法,是模仿至親行為、在自由的環境下主動發掘知識,以及和其他孩子互動。所以最有效的幼兒教育,並非填鴨式的灌輸,而是通過「邊做邊學」(Learning by doing)來達成的。老師通過遊戲和project works,配合班房和課程的設計,讓小孩子可以在比較自由和自發的環境下學習,他們的吸收能力會更強。
研究證據亦充分顯示,如果能在一歲左右,就開始提供全面而優質的幼兒教育,而且持續至小學初期,那孩子無論在情緒、安全感、與他人關係、語言及認知能力等,都能打好基礎,未來學習會事半功倍。幼兒的腦部發展,及語言能力,也是出生之後頭三年增長的速度最快。
但香港對幼兒教育投放的公共資源,偏偏背道而馳。政府在這重要階段的投資少得可憐。香港去年的幼兒教育開支,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0.14%,遠低於英國的0.5%及瑞典的0.9%。我相信政府只要把前幾年,每年退回庫房的數十億元教育開支,加強本港的幼兒教育,已足夠讓每名本港的孩子,接受更高質素、更生動的幼兒教育,長遠有助解決香港的人才荒,以及競爭力等問題。
支援弱勢社群的孩子
也有研究發現,優質的幼兒教育,對來自基層和父母知識水平較低的兒童,有特別明顯的幫助。但現時坊間稍為有質素的playgroup,動輒也要每月三、四千元學費,不是基層家庭所能負擔。因此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支援來自弱勢社群的孩子,讓他們也有機會上一些優質的遊戲班和幼兒班,不要讓他們的潛能,在未到起跑線就被埋沒。讓更多基層孩子上好的playgroup,除了有助解決跨代貧窮,亦必定能為社會帶來超值的回報!
師資當然也很重要。沒有足夠和優良的師資,再投放更多資源也作用有限。在論壇上,來自韓國的學者就說,正因為幼兒工作如此重要,政府有必要提供更多誘因,吸引幼師入行,以及挽留人才。除了提供更多專業訓練,亦應該資助在職培訓,和補貼公立及私立的幼兒中心和幼稚園,讓這些機構有更多誘因,提供有薪學習假期和培訓的資助,給幼兒教育工作者。這樣才可提升,這群社會未來棟樑的啟蒙老師的水平和工作條件,有助強化未來香港人口的質素。
過去幾年的教育預算用不完有種種原因,可能是執行做得不好,可能是規劃出錯,也可能根本的政策方向也有問題。但不能因為過往的錢用不完,就理所當然地凍結教育預算。我懇請財爺把更多的資源,投放於幼兒教育上。這未必立刻贏得最多掌聲,但肯定可以做福千秋萬代。為香港這片土地,為基層、為中產,帶來更多希望。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量出為入」的思考模式 《信報》

找舊同學Edward 聊天,是因為他的私募基金投資了些看來較冷門的生意,包括底特律的電動跑車廠,和一間位處工廠大廈的「水耕農場」等。我想「八卦」,又想偷師,看看做慣「deal」的人,是如何決定是否去馬。
例如那間水耕農場,確實符合解決未來世界糧食問題的概念。或許十多年後會成為主流,不過這刻還沒有太多前人做過這門生意,沒有太多參考數據,風險大嗎?
「不算太大!今時今日,一年內預計不能會回本的生意,我們都很少會投資。而且這是一們可以『爆』的生意啊!」Edward說。
原來坊間已經有些中高檔餐廳,由這間水耕農場供應蔬菜,因此起碼有穩定客源,計起數來就容易很多。降低風險的最佳辦法,是徹底做好研究,和有穩定的現金流。
但喝了兩口Lychee Martini和吃了兩件精緻的Tapas後,這位舊同學很快就對如何投資賺錢這話題失去興趣。他說,以往總是九成時間賺錢,一成時間用錢。為了賺錢也付出過很多代價。現時希望花多點時間做些回饋社會的工作。
創業創善同時進行
我問他是否賺夠錢上岸了。他說錢沒有足夠這回事,大部分人,包括以前的他,也認為應該先賺夠錢才去享受人生,然後才去做些慈善工作。這觀念是很有問題的,除了錢不會有賺夠的一天外,我們也不知生命的盡頭何時出現。所以賺錢、花錢和回饋不應是先後發生,而是應該同步進行。以便我們可在有生之年,享受到花錢和行善的滿足感。
Edward 現時大約一半時間想辦法賺錢,另一半時間就是搞他的慈善事業。最主要是把受助者的需要和善長捐錢的誘因連成一線,讓捐款發揮最大的效果。他以遊說別人投資創業的技巧,四周叫朋友加入成為「創善者」。
「有個項目叫Chicken Soup,一年捐出28.5 萬元,就可以資助六十名貧困學童,每星期六天的補習費和餐費,對這群學童未來的人生影響很大。」有響應捐款的舊同學說,比起拿這筆錢去旅遊購物,幫助到六十個學童的滿足感大得多。
本以為可以問多點做生意的心法,沒有想到話題變成如何做善事。不過,那「花錢及回饋社會,不必等賺夠錢才進行」的論調,卻讓我思考了良久。
以往無論是上一代的智慧,或是財經台的理財訪問,都說要量入為出,把收入好好分配,應花才花,還必定要積穀防飢。這想法雖然是對,但同時也局限了自己想做的事,結果可能什麼也做不成。例如一年要捐出20 多萬,不是很多人可以負擔。你可能會說,到了一天能年賺200萬元,就可以捐這筆錢了。但到了年薪200萬時,供樓、供車、供養子女開支也同時上升了,又推到年賺300萬時才去捐出這筆錢……如此年復一年,何時才可達成,資助六十個學童改變他們命運這夢想呢?
曾經有一則廣告口號是「想做就去做」,後來因受到批評而改為「應做就去做」。這雖然是鼓吹「隨心所欲」的市場策略,但在某些事上,本着這種心態也不是全錯的。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如果都要等「賺夠錢」才去做,要等老闆升了我職,加了我人工才做,難道我們的人生,就是被上司或公司框住了?
有些人,可能包括你的上司,可能就此一生在他們的崗位上「行人止步」,難道你就甘心被這些職場心態上「行將就木」的人限制着?
更大的前進推動力
我們不應再被其他人、其他的限制或藉口,去掌控着我們應如何追尋夢想、如何花錢和行善。而是應該想,要達到我們想過的生活和目標,需要多少資金,然後努力去找回來。如果現時收入不足,上司給予的機會不多,或行業的前景根本暗淡,就應要想想轉工、轉行、甚至創一番事業,而不是坐着等賺夠錢的一刻來臨,等人事部傳來的升職信等等。
簡單來說,這可說是「量出為入」的哲學。不是有了資金才想做什麼,而是想好了做什麼,就努力去尋找資金。這不等如先洗未來錢,而是為自己提供更大的前進推動力。舊同學說,努力投資找機會,不是為買Maserati、不是為了飲82 年的Krug香檳,而是想看到自己創造的慈善事業,造出成果。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或許你的夢想不是慈善或回饋社會,是什麼也不要緊,今天起就先踏出第一步,不再守株待兔,讓機會溜走,到頭來空餘遺憾。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十年後的世界 《信報》

本欄承接上星期的〈香港再一個十年〉繼續思索教育如何更有效應付未來世界的挑戰。從一本由戴曼迪斯(Diamandis)和科特勒(Kotler)合著的《富足》Abundance 的書得到啟示。
科技革命能改變命運《富足》作者根據現時的科技突破和正在研發的新科技,加上國際社會的推動力,預期未來的世界,並非如大部分人一直所想的那樣悲觀。他們深信科技革命能改變人類命運,就像科技已改變我們現時的生活一樣。
舉例說,現時一個普通「宅男」,只要手機或平版電腦在手,尋找資訊的能力,已勝過十五年前的美國總統。又像非洲很多落後地區,那裏的人民以往根本負擔不起電話,資訊隔絕令他們長期落後於世界其他地方。但流動通訊革命,就令他們直接由沒有通訊,跳到流動通訊和上網的年代,中間竟完全沒有經過固網階段。這些只是冰山一角的例子,很多現實世界的活生生事情,比起暢銷科幻小說,還超乎想像得多。Fact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
《紐約時報》的書評說,即使疑心最重的人,讀完這書後也會覺得世界沒有那麼負面。書中的願景一片美好,如果得以實現,未來就算世界人口升至90 億或100 億,也不會有資源短缺的問題。作為一個傾向樂觀的人,我願意相信作者。不過相信與否不是重點,反正當中有千千萬萬的變數。反而我認為這書可貴的地方,是作者的洞察力,為讀者未來的投資和其他決策,提供了的啟示。
書中〈竄起中的十億人〉那一章令我思考最久。這裏說的是世界最窮的數十億人(Bottom Billions)。他們一向生活捉襟見肘,大部分人每日賺取不到兩美元的收入。由於消費力低,這群人一向不是大財團的目標,但科技發達就可結合他們的購買力,不單可以衍生出高利潤,而且通過向他們提供貨品和服務,改善他們的生活和貧窮狀況,從而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購買力,再釋放更多利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你可以觀察一下本地的外傭,她們每月的收入只有約4000 元,但科技發達,已讓她們每人手執一部智能電話了。帶孩子上playgroup 時,眼見外傭姐姐等候時都在玩Facebook 或Whatsapp。
這一來她們生活多了些色彩,又可以慰藉思鄉之苦,同時香港的電訊商和應用程式供應商,又多了這個30 萬人的市場。
科技有助增加脫貧機會
研究可持續發展的大師說,若停止視窮人為受助者或社會負擔,開始把他們視為有價值意識的消費者,甚至是有創造力的企業家,將會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最有效的扶貧方向,從來都不是給窮人一條魚, 而是教懂他們捉魚。
試想,一向通訊隔絕的貧困地區突然開通了無線網絡,加上平價的電腦或手機,這些窮人不單可以吸收資訊,甚至可以利用資訊科技開始做些小生意。脫貧以外還可能改善社區中其他窮人生活。有學者更估計,把全球最窮困和缺乏的40 億人的潛力釋放,將是超過13萬億美元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power parity)的經濟體!
而且社會基層的人,通常有很強烈向上流的願望。早前有報道指,基層父母也有怪獸家長,要子女同時入讀兩間幼稚園,上、下午各一間。他們也夢想有一天子女可以知識改變命運。基層低收入的一群,有很多需要過往都被人忽略,但科技的發展將大大降低服務他們的成本。滿足他們被忽略的需要,將會是一門十分有利可圖的生意,亦是未來改善他們生活和扶貧的一個方向。
當然來自既得利益團體、資源壟斷者和政客的阻力,或者會拖慢這個過程,本港結構性的貧富懸殊情況,亦未必短時間內能解決。然而,我相信科技改變世界的速度必定會愈來愈快,這或許是我們能給下一代的一個希望。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ESG大趨勢 《信報》

早前在now 財經台的節目裏訪問一位嘉賓,談及ESG 指標如何協助投資決策。ESG 即是Environment 、Social、及Governance (環境、社會及管治)。這個詞不常在財經節目中聽到、在日常新聞裏鮮有報道、在報章雜誌和財經講座亦甚少提及。
ESG 不被關心的原因很簡單,投資者只是關心公司的賺錢能力及前景亮不亮麗,時間都用來解讀財務報表。打電話到財經台的觀眾,最愛問的也是「止賺位」和「止蝕位」的問題,總之show me the money!
公司的管治質素或許間中有人留意(通常是出事之後),但對環境的貢獻、對社會的回饋,似乎沒有太多人在乎。好像幾年前,我曾經有一段時間負責跟進有關電力公司的新聞,公關朋友們定期會寄來製作精美,圖文並茂的「可持續發展報告」。雖然我會翻閱這些報告,但也心知採訪主任和編輯最關心的,是和電費有關的報道。那些減排的數據和環境指標等等,除非和電費扯上關係,否則也很難得到編輯們垂青。
普遍忽視ESG報告
事實上,港交所(388)早就對ESG 報告指引進行諮詢, 也定於2015 年把ESG 報告的披露責任提高為「不遵守就必須解釋」(comply or explain)的規定,但在新聞資料庫中搜尋有關ESG 的報道,也只是寥寥可數。或許還有兩年時間,上市公司到時才想辦法也未遲。再說這不是直接賺錢的東西,還有很多有關公司生死存亡的決定要處理,有排也未輪到討論ESG 吧。
然而,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ESG 是一個趨勢,當中亦有很多商機未被發掘。有遠見的企業,很早就有部門,負責公司的CSR(企業社會責任)和ESG 管理,亦愈來愈多企業開始涉獵ESG 的範疇,只是欠缺一套成熟的系統,或沒有用上這名詞罷了。而隨着上市公司要定期提供ESG 報告,管理層就有必要把指標做好,把數據做得漂亮。
有了這個需求,自然就有商機。
數據顯示,一千四百多間上市公司,只有大約二百間目前有提供ESG 報告,還有一千二百間在未來兩年,要投放資源在這方面!就算每間公司只投放最少的資源來做ESG 報告,甚至某些公司只調撥內部資源來應付,保守估計,這也是個數以億元計的市場。
在訪問中,來自Alquity 的嘉賓解釋,全球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資產,會參考MSCI的ESG 指標作投資決策。就算是有一定盈利能力的大公司,如果ESG 指標的表現差,就好像隱藏了一個未爆的大炸彈,爆炸只是遲或早問題。而一旦爆炸,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例如南非最大的鉑金生產商Lonmin,去年因為大罷工流血收場,造成幾十名工人死亡,令股價大跌和大幅跑輸大市。但原來Lonmin 以往在處理勞工問題時已表現欠佳,令ESG 指標的表現一向差勁,所以有參考ESG 指標的基金經理,已根據這個因素折讓了股價,或避開了這隻股票。
MSCI的ESG 指標要付費訂閱才可讀取,我沒有數字在手,很難說這個指數對投資決策的參考價值有多大。一間公司在工人待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管治方面做得愈好,ESG 的指標就會愈高。
而當這些指標愈來愈受社會重視,投資者也必定會花更多時間,參考企業這方面的表現。管理層未來除了想辦法賺錢之外, 亦要多加留意ESG 的表現。做得不好,或多或少會反映在股價上。
危機處理能力日益重要
很多顧問公司和會計師行已有提供有關ESG 報告的服務,相信未來除了這些公司會多了生意外,其他行業亦能受惠,例如提供公關顧問服務的公司。上市公司除了要把招牌擦得亮麗之外,未來亦要進一步加強危機處理。負面新聞或缺乏社會責任的指控,會直接讓ESG 失分。當危機出現時,如何將負面消息的傷害,在最短時間內減至最低,將會愈來愈重要。
至於如何擦亮招牌,令ESG 的報告更養眼,當然是愈早開始準備愈好。如果公司內缺乏相關經驗的員工,應開始想想如何培訓或找外來的協助。因此提供危機管理服務的公司,必定多了一個大展拳腳的商機。
就算沒有披露ESG 報告的實施,企業也應該對環保和社會責任等提高警覺,否則某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經社交媒體發酵,也可能影響公司的商譽和生意額。未來還要白紙黑字地披露公司的ESG 表現,就更加有需要盡快建立一套文化和制度去好好管理,否則就算損益表做得漂亮,也會被拖着後腿呢。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

尋找快樂的故事 《信報》

七年前的電影《尋找快樂的故事》感人肺腑,一個窮得走投無路的中年人,為了家庭排除萬難,靠努力改變命運。戲中的韋史密夫,有膊頭有承擔,是好丈夫的典範。但現實中要尋找快樂,是否單靠背城借一的努力就可以?劇中人的轉捩點是考進了投資銀行,由流浪漢搖身一變為城中精英。但真實世界裏,為什麼更多的故事,反而是精英墮落?
今天正好首次回到科大商學院,協助MBA 課程Responsible Leadership & Ethics 的教學。和教授開過幾次會,他強調課程是讓學生學習在壓力下做最正確的判斷,以及面對可能出現的道德責任,但絕不是說教和灌輸任何價值觀, we don't judge。道德判斷和怎麼做人等議題,根本就要自己領悟和實踐,哪有大學課程可以一五一十地教?
天之驕子為何墮落
為課程作準備期間,讀了些文章和書籍。坊間有很多「quick fix」、「how to…」等書,不見得很有見地,但讀到一本《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只有二百多頁,卻有些啟發性。書本由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撰寫,沒有提供「quick fix」的公式答案,反而提出一個簡單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哈佛的天之驕子,都活得一敗塗地,甚至身陷囹圄。作者以管理學理論分析,嘗試協助讀者尋找快樂,以及避免陷入深淵。其中有幾點感受頗深,想在這裏分享。
首先是關於選擇工作時,要分清楚誘因(Incentives)和推動力(Motivation)。如果你是有選擇權的尖子,應該明白選科往往跟着潮流走。父母那一輩,讀書最厲害的都是讀醫或法律的。到我的年代,尖子就跑去讀電腦或電子工程,憧憬科網狂潮。現時文憑試拿到滿手「星星」的,就心繫金融業的「錢」途。
香港人實際,最重要的是將來找到高薪厚職。但薪酬和身份,頂多只能算是工作的Incentives。誘因只能補償工作中失去的時間、健康、快樂和尊嚴。但這些誘因不會令人喜愛自己的工作,早上要起床上班仍然是痛苦的。不過,要是從事真心喜歡的工作就不同了,因為有Motivation 的支持,每天起床都會充滿期待,就好像小時候可以去海洋公園般興奮,離開被窩並非折磨。
當然,金錢對某些人來說,除了是誘因,也是推動力。但觀乎大部分能獨當一面、步上高峰的人,都不會只為金錢而做事,背後必定有理念來推動。沒有一個熱切追求的目標,是很難支持長久的奮鬥,以及面對逆境時仍不放棄,迎難而上。成功的定義每人都不同,但找不到做人做事的Motivation,就很難幹一番大事。
另一方面,純粹以錢來推動自己,或以賺錢多少來衡量是否成功,亦隨時為自身製造大大小小的貪腐陷阱,很多人就是這樣墮進深淵。
貪心雖然是人的天性,但不是人人一開始就是想吃「大茶飯」的。墮落的故事,往往都是由小事開始。起初總是神不知鬼不覺,最終卻演變成冚不住的爆煲事件。無論是拖垮霸菱銀行的利森,或令Enron 最終倒閉的哈佛工管碩士精英,最初都可能是想「偷一次雞」。但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再多試幾次之後,更加要被迫以大話去冚大話,以大錯去掩小錯,雪球愈滾愈大。
大錯非一朝鑄成
大錯多數不是一朝鑄成的,所以不要再以「只此一次,下不違例」為藉口。因為有了缺口,就會潰爛下去。嘗過一次甜頭就會變本加厲,直至做到撞板為止。但得記着,有些板一撞下去,就不能翻身。新聞中太多這樣的例子,也不用多提了。
個人認為,除了目標和紀律之外,要活得快樂滿足,亦需要一份使命感或「Purpose」。所謂Purpose 未必要很偉大,只要能對社會或別人有正面的影響,改善某些人的生活,已經很不錯。像那名9A 尖子,減薪三分二去做巴士司機。他說當初最好成績的學生都報讀商科,才走上金融業的路。但他找不到滿足感和Motivation,和夢想愈走愈遠,結果跑去駕駛巴士。做巴士司機確實令尖子的人生多了一份推動力,但如果以他的能力和才智,再加上一份使命感,我相信他對社會的正面影響會更大。
我沒有資格,亦不想當人生教練,更不敢說自己有過什麼成功例子。但我卻有個願景,希望比我有能力的人,不單自己可以過更豐盛快樂的人生,更可以令這個世界美麗一點。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自身危機管理 《信報》

科大MBA畢業了數年。那些年的課程,只教傳訊技巧,甚少觸及危機管理。現時課程已加入了「Responsible Leadership & Ethics」這一科,加強企業社會責任及危機管理的環節。今年甚至請來多名傳媒人和企業高層來協助教學,以加強課程的真實性。
這是與時並進的改變。在資訊發達,人人可以「Cap 圖」放上網瘋傳的年代,企業一個小差錯,往往有機會演變成意想不到的危機。月前跨國公關公司Brunswick 的高層和科大MBA 學生分享時說,七至八成企業都必定會面對公關危機。
即是只要你是打開門做生意,遲或早總有一次半次公關災難要處理。公關危機,輕則賠錢,重則賠上商譽,影響深遠。
負面新聞斷送前途
就算不是企業,公眾人物也可能被醜聞纏身,令形象破產。像高爾夫球王Tiger Woods,就曾經因為感情缺失而相繼被贊助商劃清界線,損失數以億計美元的收入,要用兩年多時間,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可翻身。
藝人、政客往往因負面新聞斷送前途。就算一個普通小市民,只要在社交媒體,講了些違反普世價值的「心底話」,也隨時被「起底」和公審。「五百港女」就因為幾句不中聽的說話,慘成箭靶,全城圍剿,所受的精神壓力可想而知。
生活在現今世代,無論是企業CEO、歌影視紅星、又或者一個普通小市民,都需要有多一點危機感,做好個人的公關工作,因為有意無意間,隨時踩中陷阱都不知道。
很多公關危機是咎由自取的,可能是管理問題,或對政治及社會議題的敏感度不足。尖沙咀的名店拍照風波,據說是因為香港和總公司之間的溝通延誤,拖慢了補救措施,令事件不斷升溫。
幾年前,有銀行將自動櫃員機的提款下限,由100元提高到300元,立即引起輿論起哄,被視為歧視窮人和長者。最終銀行為免進一步影響商譽,而被迫收回成命。一個看似合乎效益的商業決定,因為低估了民情的反彈,變成公關災難。
但有些情況是非戰之罪,實屬不幸。有美國公關網站選出去年的十大公關災難,好幾間公司都只是因為某一兩名瘋狂員工,把一些噁心的行為拍下放上網,就令整個品牌蒙上陰霾,消費者幫襯意欲大減。難為公司上下要為這些幼稚行為做大量工夫去補鑊。在個人層面上,亦很難避免競爭對手或不喜歡你的人,去揭你的私穩或把你抹黑。所以無論多麼小心謹慎,也要有心理準備,去捍衛自己的名聲。
及早預備永遠都是最好的解決問題方法。能有先見之明,不做錯誤的決定,避免危機發生,當然省卻很多麻煩。但如果是禍躲不過,未雨綢繆可幫助盡快拆彈,大事化小。大公司的傳訊部門,不時都會模擬災難情境,在公司內「演習」。包括短時間內召開應變會議、定出發言人、和回應口徑等等。就算發生的災難和演習內容不同,起碼操練過,反應也會快一點。
矯枉必須過正
而不做錯誤的決定,最重要還是對普世價值多點了解,以及做人處事謙虛一點和有多點同理心。三思而後行,就可避免很多愚蠢的事情和說話。而正所謂「若要人不知,唔好咁低B」,也不要自恃聰明,以為做了的事情會神不知鬼不覺。在這個世代,人人都相機在手、處處有CCTV、電腦亦事事可以留底。這頭幹的好事,未來得及刪除,那邊已給人Cap上網了。
除了準備之外,一旦事情發生後,要給自己一點冷靜的時間,盡量客觀去判斷形勢。如果是被人抹黑或惡意中傷,當然要為了自己的名聲,以受害者的身分,據理力爭和澄清。雖然一個普通人未必有太大商業價值,但個人名譽和誠信是不能以金錢衡量的重要無形資產。但如果真是犯了錯,醜聞又包不住了,就不能心存僥倖,以為可蒙混過關,或以大話去冚大話,必須要對相關人士坦白交代和補救。
有公關高手曾經說,矯枉、必須過正。錯了,就必須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補救。一來以表誠意,二來挽回別人信心。人心肉做,放下身段或可以爭取多兩分同情。要是明明理虧,還以那個嚴姓總經理的氣焰去壓人,必定會將小災難化大。
危機管理不是科學,而是藝術。沒有必勝方程式,亦不能一本通書看到老。靠的不是小聰明,而是日積月累的智慧。然而,到最後亦要記着,多大的危機總會過去,任何醜聞都有復原期。雖然傷口會留下疤痕,久不久也可能被人翻舊帳。但現今世上,又試問誰可潔白無比?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