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奬勵獎不出勇氣 《Mameshare》

澳門除了賭業,現時也是親子遊好去處。上星期和朋友兩家人遊澳門,小朋友也很盡興,可以暢泳酒店的水上樂園,又有愈來愈多的兒童樂園和遊戲設施,兩天行程排得密麻麻。

我們住在銀河酒店,第二天就跑了去新濠天地玩兒童設施,包括蝙蝠俠的4D遊戲。那是個讓觀眾坐在椅上,椅子配合大銀幕畫面郁動,讓觀眾有飛天落地刺激觀感的遊戲。為小女繫好安全帶後,我就聽到旁邊傳來哭聲。原來坐在身邊的男孩在哭泣,而且哭出兩行眼淚來,很淒涼似的。他正怕得要命,不斷說不想玩下去。好奇看他一眼,從身形看也至少十歳,難怪他媽媽一邊安慰,一邊也顯得尷尬與無奈。當媽媽的沒有良計,只有不斷遊說和動之以利:「如果想要獎勵,就不要再哭吧。玩完這遊戲好嗎?不怕的。」

小弟片面判斷,這孩子就算不是獨子,也應該自小飽受溺愛吧。當然他背後的故事沒有人知道,不過我看這麼大個孩子,玩遊戲也玩得這麼狼狽,有感而發又好,借題發揮又好,就警惕一下自己和其他家長,太過保護兒女,又只是以利誘的方法育兒,負面影響必定會慢慢在成長的日子浮現。勇氣和很多技能一樣,都要不斷嘗試和慢慢鍛鍊出來,更多更名貴的獎勵都不可能獎出勇氣。

作為一名父親,老實說,兒女膽量太大也是會擔心的,但連一個只比看電影刺激些少的機動遊戲也害怕得淚流滿面,就更加令人擔心。兩害取其輕,家長還是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一邊觀察,一邊放手盡量讓兒女去嘗試和挑戰自己吧!畢竟孩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父母視線範圍外,要獨自面對和處理學校及其他課動的問題。沒有基本的勇氣和膽量,就算不被欺凌,也難以進步吧。

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錢銀概念更難教 《AM730》

位於國金中心的金融管理局,最近開了「貨幣展區」,辦公時間和星期六上午開放給公眾。上星期帶女兒去參觀,讓上小學的她學習一下金錢的觀念。
 
上到55樓,小女先被居高臨下的維港景色吸引,然後她就跑來跑去,看不同時期和面額的紙幣樣式,以及銀紙的印刷過程等等。看到舊款貨幣設計,小弟亦勾起不少回憶,包括那個媽媽每天接放學時用來買魚蛋的1元硬幣。之後和女兒去資訊中心玩遊戲。那些電子遊戲頗合她口胃,但聯繫匯率、銀行風險和金融海嘯等知識,就過幾年再解釋吧。

小女讀幼稚園時開始學習貨幣觀念,但只限於認識1元、2元等硬幣和簡單加減。去到金管局,她對一千、五百等紙幣也很好奇,說銀紙「好靚」。不過我想現時教孩子錢銀觀念應該愈來愈難吧。就算上到小學,孩子也不會有現金在手。乘搭交通公具和買零食都用八達通了,而電子支付方式亦愈來愈多,又Tap &Go、又PayMe等。到她再大一些,可能根本沒有需要帶錢出街。事實上有朋友送了個小銀包給女兒,但除了放八達通外,我也想不到放甚麼進去。

沒有實體貨幣在手,教孩子理財的挑戰肯定比之前更大。而買東西只要嘟一嘟,既方便又快捷,亦很容易濫買和多用無謂錢。但也正因「零現金社會」的降臨,及早和全面地教導孩子理財和金錢觀念就更迫切。量入為出和儲蓄等觀念,全都是說時容易做時難,惟有一步一步慢慢教。

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

快樂與健康 《Mameshare》

上星期寫到提升快樂指數的條件,有網友媽媽善意提醒小弟,快樂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健康。小弟也十分同意沒有甚麼比起健康重要,無論是心理上和身體的健康。小朋友小病已經會令父母疲累萬分,大病就更令全家心情如坐過山車。而且無論病情嚴重與否,戰鬥力都必然大減,健康實在才是最重要的財富。

坊間已有很多文章談及孩子健康成長的要訣,除了健康飲食習慣、充足睡眠和準時打預防疫苗外,父母本身的生活習慣也不可忽視。常說身教重要,但健康人生的身教呢?由最基本的不吸煙和酗酒,到睡眠習慣和是否終日看電話平板電腦,也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生老病死無人能避免,但至少父母應為孩子的健康努力過。

另一方面我們雖然常把足夠運動掛在口邊,但小弟到今天還聽到不少老師說,有學生因為成績不似預期,被父母限制校隊的練習,甚至為了要「專心」讀書,而放棄最能提升孩子健康和自信的運動項目。這不單事倍功半,還同時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全人發展。可能香港生活節奏太急促,又或者父母在職場的競爭太激烈,每天總是想著如何提升自己和子女的競爭力,不想下一代向下流。然而很多時我們會本末倒置,不明白運動不單不會削弱孩子的競爭力,還很可能是他們快樂和戰鬥力的泉源。

正因很多父母們本身不去健身和做運動,又或者「體育運動搵唔到食」的觀念仍根深蒂固,所以也不願意孩子「浪費寶貴時間」去運動。不過如果從另一角度看,把運動當成是提升快樂指數和競爭力的投資,而且不單為了今天和今年的成績,而是能令孩子終身也身心健康的長遠投資,就不會再為了區區的學業成績,而阻止孩子參與運動訓練和比賽了。

活了這麼多年,經歷過生離死別,又見盡職場變幻的父母,其實不難發現甚麼起跑線和終點線都不太重要,很多事情根本是「鬥長命」的遊戲。笑到最後的,都是有足夠韌力和健康的人。

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創業真人騷 《信報》

政府鼓勵年輕人創業,社會上亦愈來愈多共享空間,讓創業者以較低成本租用。不過創業從來不容易,無論什麼年代,創業和守業也總有那個年代的挑戰。最大挑戰除了要有靈活的生意頭腦和無比的毅力,當然還需要有充足資本維持現金流。
本港資金充裕,很多資本家和私募基金也四出尋找投資機會。小弟也跟朋友去過一些「pitch day」活動見識,見過一些很有幹勁的年輕創業家,如何用盡渾身解數去爭取投資者的青睞。一間初創企業如能說服天使或創投基金入股,成功的機會自然大增,但畢竟競爭很大,而且之前也有報道稱,香港投資房地產或收息股也「不難賺取相對穩定的回報」,所以要說服投資者真金白銀投資風險較大的初創企業,不是單靠口才和美麗願景就可以。最終能脫穎而出得到融資的始終是極少數。因此這類投資pitch day多數都不太沉悶。很多人的商業大計都很有故事性和新意,單去聽聽也可能學到不少新知識。那時就曾經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把這些pitch day包裝一下、剪輯一下,可能會是一個頗有趣的電視節目。
朋友Sophia就把這個念頭變為現實。她近年花了很大力氣,創辦了《勝利道》(Path of Victors)這個節目,把初創企業爭取投資配對的過程,包裝成一個「真人騷」。整個過程就像是把一個Pitching event影像化。製作團隊成功聯繫了多名投資者,合共預備了超過一億港元資金,讓創業者去爭取。
參加的創業者要先自我介紹生意理念和業務大計,如果能過這關,就要面對投資者的當面質詢,包括公司估值、所需集資額、發展大計,以及風險管理等等。就算能夠成功打動投資者,能達成初步協議,也要再通過專業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checks),才能成功得到所需要的資金。集資的階段可以是種子輪、A輪或B輪,但就不能只是仍在「構思」階段。而觀眾除了可以看到參加者的臨場反應和口才,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情緒變化和心路歷程,過程中亦可以參考不同初創企業的商業大計和新的意念,可能為準創業者和創業人士,提供一些靈感也不一定。
冀帶起香港創業氛圍
Sophia本是位薪高糧準的專業人士,但也一直夢想着創造自己的事業。而一個有關創業的真人騷,就成了她毅然跳出舒適圈的創業大計。原本一個人的創業,變成了成就更多人去創業的節目。她指香港人需要更多出路和選擇,如果她創辦的這個節目,能夠幫助,甚至鼓勵更多人成功創業,或能進一步帶起香港的創業氛圍。無論這群人的業務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也算為香港提供了多些出路,為香港作出過貢獻。Sophia認為創業者如果本着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的信念,會有更大的推動力,起碼她自己做到了這點。小弟也嘗試過創業,當中的過程有齊甜酸苦辣,未試過的人不會明白。創業不單是多些政府支持和政策配合就可以,如果社會根本缺乏創業的氣氛,政府再多政策或資源配合也會杯水車薪。
Sophia也提醒創業人士,業務最好容易scale up和擴充,甚至要把目光放在香港以外,才更能令投資者留下深刻印象。她說《勝利道》這個真人騷,也有放眼其他地區的願景。如果取得初步的成功,就會scale up去做,繼續把創業的文化帶出去。
投資者和創業者也需要比較長遠的目光,雖然機會稍縱即逝,突如其來的完美拍檔和生意意念應該好好把握,但把計劃想得周詳些實際些,多想幾個可能的結果,和幾條可行的出路,才能面對創業的種種不似預期的困難。有時創業者往往把一切想得太美好,或創業初期就想着如何「exist」,希望快點賺第一桶金後賣盤,甚至上市,而不去老實面對早期可能出現的虧損與更大的資金需求。要成功,就既要有夢想也要腳踏實地地思考路上的險阻和困難。把思路擴闊些,多研究別人的創業經驗和心路歷程,多看多思考都十分有必要。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經管智慧 #經管錦言 - 創業真人騷

2018年8月23日 星期四

神科與成就 《AM730》

每年文憑試放榜,最多人談論的新聞角度,可能是新鮮出爐的狀元們入讀甚麼大學的甚麼神科。小弟讀書不成,也沒有想過名列前茅,所以不明白考試厲害的狀元,是否要入讀競爭最劇烈的神科才能顯出身價。又或是小弟離地,總覺得真正尖子讀甚麼學科都總能找到、或創造成功之道。尖子未必智商特別高,而是他們擁有能長期極度努力專注一個領域的能耐。就算入讀一般人覺得普通的學科,但由於比其他人堅毅和有熱誠,自然容易闖出一片天。
 
心理學家Angela Duckworth是研究Grit(毅力)的專家,她的著作很多人已讀過。今年她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禮致詞時指,能登上高峰的人都不是僥倖的。他們不單毅力過人、對事業充滿熱誠,而且熱愛所做的事。這樣才能產生強大動力,把人推上高峰。毅力、熱誠、和興趣缺一不可。有齊這3樣東西,在甚麼範疇都必定能登上高峰;缺乏興趣與熱誠,就算毅力過人或神科畢業,雖然可以過舒適生活和有穩定的工作,但就較難更上一層樓。

如何找出真正有熱誠與熱愛的事情呢?Duckworth說,可先老實地回想驅使自己選科的原因,再想想課堂外最喜歡的活動,和閒時腦筋日思夜想的是甚麼。這都是每人尋找心底那團火的線索。她認為一般人又好,尖子又好,都要不斷尋找自己會全力以赴的事。

想下一代更有遠見和成就,父母先要有胸襟和遠見。入讀神科神校與否,都只是開始,心底那團火才最重要。

2018年8月19日 星期日

提升快樂指數 《Mameshare》

做父母的出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是為博子女一笑。新年寶寶創閘出世,很多父母接受記者訪問時,常說的一句也是「最緊要BB開開心心」。暑假這麼長,一家人去旅行又去主題樂園,亦無非想子女盡興,到開學後又再衝刺。如果花了很多心思,為子女安排好連串節目,又或者買了滿以為子女喜歡的禮物,但最後得不到欣賞,甚至因為不合孩子的期望而被發脾氣,就可想而知會有多失望。

失望是不必要的,因為孩子不會演戲,不像成年人為怕至親失望,就算不太快樂也會扮作開心。小朋友喜歡就喜歡,不喜歡就不喜歡。父母首先應該欣賞這點,不要讓他們連表達一下真性情也要壓下去。另一方面,把快樂作為一種目標,肯定是太高的期望,不單很難達到,也難以維持。因為快樂不是能「製造」出來的東西,而是一系列條件配合下產生的副產品。父母要孩子快樂,不是每天問他們怎樣才快樂,然後努力去滿足這些願望就可以達成。可能要做的是由教育著手、由培養德育和價值觀著手、由家長的言行等等方向著手,漸漸建立一系列讓孩子快樂生活的條件和環境,期望他們在這些基礎上樂觀地做人,快樂地成長。

最近公布的香港兒童快樂指數調查,9歲以下學童的快樂指數急跌,分析指可能和現時的起跑線文化,兒童為求入讀心儀小學而不斷被催谷有關。雖然這結論可能過份簡化問題,不過活在一個不斷為面試而準備的童年,父母就算不停買玩具、不斷去旅行,也確實很難產生讓孩子快樂的足夠條件。況且,沒有知足和感恩的觀念,再多的物質也只能製造極短時間的快樂與滿足。

提升快樂指數,先不要讓快樂也成為壓力,不要讓孩子明明不快樂也被迫扮作快樂來討好父母。其次自然要去找孩子快樂的源頭,製造一個讓他們愉快成長的氛圍。溫暖關懷的父母、和睦的夫妻關係、充足的遊戲時間、和適當的獎勵與鼓勵等等,能做到愈多自然就愈好。

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社會角色教育 《AM730》

暑假安排了不同的工作坊給小女,目的是讓她在假期多接觸不同的新朋友,在升小學前多實習社交技巧,及找多點空間發揮創意。其中一個參加的是中環PMQ辦的夏令營。

PMQ是創意與設計的基地,因此也帶多點期望。工作坊地點是PMQ的QUBE,佔地五百多平方米。單是課室已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夏令營分4天,每天4小時。很喜歡第一天的課題「來建我的快樂村莊」,讓十多名小朋友分組,天馬行空地發揮想像,共同建立一個自己喜歡的社區。

回想自己小時候也有發類似的白日夢,想像一個有齊自己最喜歡設施的地方,單是想像或畫在紙上已很過癮。夏令營的導師Kevin是位建築師,他說設計課程時嘗試把建築藝術和創意融入其中,希望小朋友發夢之餘,也考慮實際要解決的問題,想想不同的設施帶來的好處和壞處,以及如何和其他「村民」合作去共同建設等。每名小朋友亦要代入社區中的角色,討論各人想法的可行性。這都是很好的同理心教育。

觀察小女成長,她有時會說我想這樣、我想那樣,亦會埋怨父母為甚麼這又不許、那又不准。孩子在萬千寵愛下很易以自我為中心,如果父母只著重成績,不管這方面的傾向,可預計孩子未來在工作和社交上都必定撞很多板。要做個得人喜歡、廣結友好的小朋友,多點從他人及群體角度去思考是有需要的。就算不上工作坊,也可多從日常對話和遊戲中,建立對別人和社區的同理心。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感恩的教育 《AM730》

上一兩代人好像較長情和有人情味。上星期家母初出茅廬教書的第一班學生,請她到內地旅遊。已經半個世紀了,這群學生很多也是祖母祖父級,但竟然還記著這位舊老師。保持聯絡之餘,還長情到一班人請她去旅遊!
 
這種情誼及對別人的尊重與感恩,值得學習和推動。因為這不單是老師教學的推動力,懂感恩的人,本身的人生也較快樂和順暢。不少研究指出,感恩的心不單讓人情緒較為穩定和放鬆,而且更易交到知心朋友,亦有較佳的健康和工作能力。所以社會推動敬師運動,表揚老師之外,也是學生的生命教育。

然而敬師尊師不是搞兩三個敬師日,或叫學生寫寫心意卡就足夠。要社會培養出這種風氣,也要學生感受到老師和學校的恩情。這原本也不難推動,小弟直到今天也記得中小學的恩師。可惜近年教育商品化及功利化,有直資學校老師慨嘆家長變了「顧客」,學生亦間接成了學校間比併的棋子。利益關係多了,尊敬也就較難產生。

最近家校合作及家長教育專責小組建議,由家長教育入手,希望扭轉贏在起跑線的觀念。這是可敬的目標,不過教育問題一環扣一環,如果不改善直資制度的不公平、減低學校之間的惡性競爭、和扭轉學校及家長視孩子為競賽的武器的意識,而本末倒置地去教育家長,成效會有多大呢?如果香港的教育氛圍根本就是高度功利與競爭,放幾條片上網或搞幾堂工作坊推廣感恩、欣賞、和愉快學習等,都只會杯水車薪。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再反思STEM教育 《Mameshare》

暑假是很多教育中心和補習社搶攻的重要時刻,除了吸引多些小朋友報讀夏令課程,希望增加收入外,更期盼這些學生能轉化為新學年的新客源。因此往往年頭已開始設計和部署暑假的一系列節目,務求吸引家長盡快留位。

由於STEM愈來愈流行,家長亦深怕子女落後於科技洪流,自然也愈來愈多暑期班以STEM這四個英文字作招徠。如果孩子真覺得有興趣,課程趣味性亦足夠,讓他們早點接觸編寫程式碼、學點科學原理、砌砌機械模型等,也是絕對有益的。但如果孩子對STEM的興趣不大,也就無謂勉強。雖說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對STEM沒有大興趣也不等於會被淘汰。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盛行,人文或其他學科的機遇也不一定會減少,一切最好還是由孩子的專長和興趣為主導。

美國科技顧問公司Bluewolf的創辦人兼行政總裁Eric Berridge回憶,十多年前公司因為即將失去一個主要顧客而面臨倒閉危機。他們萬萬估不到拯救公司的,竟是他們經常流連的酒吧中一名酒保!話說這名酒保是位沒有完成大學課程的哲學系學生,由於平日閒聊時覺得他對很多問題都有獨特的見地,因此在喝了幾杯和沒有辦法之下,就去問他意見。結果,這名酒保的建議竟得到大客的接納,而令公司避過結業命運,起死回生之餘還愈做愈大,最終被IBM收購。現時這間科技公司只有不足一成人手是有工程或電腦科學背景,其他的員工由主修哲學到英語的都包羅萬有。Berridge說,電腦的軟件和硬件問題,當然仍要由程式員和工程師負責,但這卻只是公司營運的一小部分。

如果一間科技顧問公司也只需要一小部分的科技專才,家長們是否還應盲目追捧STEM教育,或因害怕子女落後於STEM而過份憂慮呢?STEM又好、STEAM又好、ART又好,還是順其自然,看看子女的性格與長處再從長計議吧。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尋開心緊要過尋高分 《AM730》

大學同班同學在置地工作,他們每年的重頭戲「鼠戰中環」月底就舉行。多年來這個像嘉年華多於體育項目的慈善接力賽,為同系公司創立的慈善機構「思健」籌得不少善款。「思健」主力關注都市人的精神問題,使命包括提升年輕人對精神健康的重視。
 
或許是社交媒體流行,又或許生活愈來愈繃緊,都市人情緒失控,當街口角、甚至大打出手的片段,經常可在網上看到。有報道亦指出,學童面對學業及其他種種壓力,讓年輕人出現情緒病徵狀的比率亦愈來愈高。今天作為家長,確實有需要留意自己及子女的精神情緒健康。這比起測驗默書拿取高分,又何止重要百倍?

小弟不是專家,但認為每個人也需要找出真正能令自己減壓和放鬆的方法。在香港要做好職場的本份和經營好一頭家,自然總有不同方面的壓力。而小弟的減壓方法主要是運動。很受網民歡迎的紐約大學神經學教授Wendy Suzuki,就鼓勵都市人每星期做3至4天30分鐘帶氧運動。她指出運動不但能即時令人心情偷快,而且能持續增加傳遞「好心情」的神經遞質,長遠有助抗拒負面情緒來襲。「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小弟卻是三日不做運動,便會心情較為低落和煩躁。

運動是小弟減壓和保持精神健康的方法,你或有其他方法讓自己開心愉快,如果還未找到,或根本沒有關注自己及孩子的情緒健康,不如趁這個暑假開始多加留意。

創意怎激發? 《Mameshare》

常說創意愈來愈重要,甚至可能比學業成績更重要。孩子未來在職場要提升競爭力,創意和善於溝通都必不可少。很多暑期班、興趣班或以小朋友為目標群的生意,都愛以提升孩子創意作招徠。

那麼創意又是怎樣煉成的呢?小弟沒有方程式,自問也不算十分有創意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資源太充足,飯來只需張口,衣來只需伸手的小孩子,就很難激發出創意來。試想想,如果想要甚麼都唾手可得,想玩甚麼玩具爸爸就去買,既方便又快捷,又怎會花時間思考更多不同的遊戲和現有玩具的其他玩法呢?正如一個想要甚麼Lego款式,都可以一套套買回來,依據著說明書砌出成品的小朋友;和一個只買散裝Lego積木,自行設計和砌出想要東西的小朋友,哪個又會較有創意呢?

在《Law of Subtraction》一書裡,商業顧問Matthew May指出,想像力和創意並非源自毫無邊際的自由,而是被種種限制和障礙激發出來的。即是太過自由的環境和太充足的資源,反而會窒礙創意發展,這可能和很多人的想像剛剛相反。事實很多意想不到的設計與改變世界的科技,都是在眾多的局限和資源缺乏下產生的。像蘋果的員工,就因為教主喬布斯嚴格限制所有設計都要極簡約易用,才令蘋果的產品一件比一件有創意。

我們都想培養孩子的創意和想像力,但同時又是否給予他們太充裕的資源呢?孩子們是否甚麼辦法也不用想,只要伸一伸手就已輕易得到想要的東西呢?或者他們是否做功課、上補習班和興趣班已經筋疲力盡,沒有餘力思考和創新呢?這些都值得父母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