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為甚麼要比賽 《AM730》

一個紀念男拔萃前校長施玉麒牧師的Facebook專頁上星期寫道,在1922年,當時校長Featherstone宣布退出所有學界比賽,以免學生只以追求獎盃為目標,都變成了「pot-hunters」。接近一百年後的今天,如果突然取消學界比賽,那震撼可能會令很多名校學生、老師、校長、和舊生一夜間失去存在感也不一定。但Featherstone牧師的精神,不單沒有過時,反而更值得參考。

自從有了直資制度,傳統名校一方面可照收政府資助,一方面全面掌控收生。最後就算不明目張膽「買人」,也傾向收一些對學校「有用」的學生。假設某校某球隊失落獎牌,就可輕易利用這些收生自由,去吸納一些有體育潛質的學生壯大球隊,「今年中鋒不夠強?來年收個六呎二的中一生吧﹗」小弟想強調,這不完全是學校或老師問題,而是現有制度給他們很大誘因這樣做。

但利用收生的不公平優勢,去贏取多些學界獎盃和錦旗,就算可提升學校的名氣,但又是否對學生的最好教育呢?很多朋友都贏過學界比賽,滿身金牌和不斷破紀錄的大有人在,但這些年輕時的榮耀對這群人的前途、家庭、或事業,究竟帶來了甚麼的益處和智慧呢?

學界比賽是課本以外的成長教育,在比賽中吸取落敗經驗,受點挫折,才可以學習誠實面對自己,看清自己的弱點,從而改善,再學習不輕言放棄。如果年紀輕輕已被輕易得來的勝利和榮譽包圍,或置身慣性以捷徑去收集獎牌的群體之中,反而失去從比賽中學習的機會。  

不喜歡爸爸 《Mameshare》

自從選擇了走貓爸路線,在家裡就不會是高高在上的一個,但當貓爸也不等於事事可以讓步和妥協,起碼品格和處事的態度上,就不能放任。有研究曾指出,小朋友擁有的品格優勢(Character Strengths),包括意志力、樂觀、誠信、親和、仁慈等等,比起學業成績,能更準確預測孩子的成就。而如果想協助基層孩子脫貧,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品格,亦比起幫助他們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更加見效,因為Character Matters!

既然這樣,作為老爸,就算不抓緊孩子的學業成績,也起碼要培養好子女的品格,就算是貓爸、貓媽也得好好管教兒女。某次小女因一些小事發小姐脾氣,被我嚴厲訓斥後哭起來,就說「我不喜歡爸爸了」,又說了一連串「要媽媽、不要爸爸」之類的說話。不過我反而沒有半點不快,老實說,就算她以後討厭老爸也不緊要,總也好過她慢慢變作一個沒有品格的人。何況,老爸如果是真心愛他的孩子,相信最終子女都是明白的。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過類似的矛盾。在今時今日的世代,嚴父未必一定出孝子,但慈母就肯定會繼續出敗兒。我覺得親子之間可以建立類似朋友的關係,父母亦應爭取孩子的愛戴和敬重,不過底線是如果孩子品格出了問題,例如無理取鬧、不誠實或立心不良,就必須立刻指正,甚至應該責罰,務必要讓他們明白事情的嚴重性。父母不能怕、亦不能迴避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不愉快,和對雙方關係的衝擊。

養不教,父之過。就算是金叵羅也好,九代單傳也好,也絕對不能放縱與溺愛。正如男女關係不應靠某一方不斷遷就對方來維繫,親子關係也不能以不斷讓步來建立。

2018年4月19日 星期四

百日宴 《AM730》

上星期六為細佬辦百日宴,在金鐘東海薈簡單設了兩席。周末的中信大廈人流少,沒有大商場的喧鬧,泊車和公共交通又很方便,我覺得是家庭聚會和朋友飯局的好地點。酒家很好招呼,又窩心地作了一些拍照的布置,三個多月大的細佬不時好奇四處張望,好像明白他是宴會的小主角,即使香脆的乳豬、蟹鉗、和炸子雞都沒有份吃,亦開心地笑了一個晚上。
 
有人說第二名子女通常比首名用功,因為自小就要爭奪別人的注視和爭寵云云。反觀首名小朋友生來就萬千寵愛,未必有努力的誘因。這說法或過分簡化問題,亦未必準確,不過弟妹的一切通常較為從簡倒是事實。

當年為家姐預備的東西,回看有很多都並非必要,只因沒有經驗,又或是太過着緊才甚麼都做到足。但百日宴我們就堅持為細佬辦一次,一來既然為家姐辦過,也辦得很開心,沒有理由細佬沒有;二來這100天來,得到祖父母很多的幫助和親人的祝福,也想聚一聚慶祝和多謝他們。雖說應把資源平均分配在每名子女身上,不應偏心,但有時又沒有必要刻意造就所謂的絕對公平。很多事情會因時機、經驗、經濟狀況、和需要而變,如果子女問到為何家姐或阿哥有的東西自己沒有,就如實向他們說明好了。

當然做父母的也要撫心自問和自省,有沒有偏心或較輕視某名子女。子女對父母的關懷及愛護很敏感,如果言行間流露出偏愛,就算物質上做到人人平等,也瞞不過孩子的親身感受。問心才最重要。

老爸要頂硬上 《Mameshare》

細佬出世前,每星期總有五、六天跑到健身室,盡量不給自己任何藉口偷懶。但寶寶降臨後,日夜顛倒、睡眠不足、生活節奏都打亂了。有時一星期只能做一、兩天運動,而且人比較累,健身的效果也打了折扣。

上星期百日宴都已辦過,一家人已適應照顧細佬的額外工作量與節奏。當然我是幸運的,有祖父母不辭勞苦的協助,亦有一名愛護孩子的外傭姐姐,讓我可以在這星期開始,重拾之前的運動習慣。還特意穿上新的FILA訓練鞋,準備慢慢加大運動量,希望能回復到之前的水平。

對運動這麼重視,不只為了身形和健康那麼簡單,而是這幾年給自己一種類似修煉的東西,正如不同人有不同的修煉途徑一樣。身體的各項健康指標固然重要,作為兩名年幼孩子的父親,自覺肩負的責任不輕,沒有健康的身體又怎可以撐起頭家?而且恆常做運動,人反而沒有那麼容易疲倦。但更重要的是,個人的鬥志要不斷磨練,和要提醒自己要不斷奮鬥。不經常讓自己習慣吃點苦頭,又怎能在各個範疇做得更好,和把自己推到更高?就算沒有治國平天下的才能,作為一家之主,也絕對應該以做好修身和齊家為目標。

很多香港人都很忙,打兩三份工,和有三四重身分的也大有人在。但如果小弟能在湊兩名孩子、返一份全職、工餘寫三個專欄、閒時預備講座、還要當兼職司儀和經常要應酬之餘,仍然可以每星期至少運動四至五次,每次不少於四十五分鐘,相信很多爸爸也絕對能夠做到。就算未必是做運動,每個人也總可嘗試以自己的方式恆常地鍛煉自己,保持鬥志和拼勁,做個能隨時迎難頂硬上的老爸。

人生就是不停的奮鬥,但願我能夠繼續堅持下去。

2018年4月14日 星期六

修補那些罪疚感 《Mameshare》

細佬出世已經100天,這三個多月對家姐的衝擊很大。看得出只有六歲的她很有愛心,亦十分疼愛細佬,不過家姐亦很明顯地感受到家庭崗位有變,而且改變頗大。

以前每晚媽媽都會和她「pillow talk」,睡前好好哄她一輪才讓她睡。如果我不用上夜班,亦會睡前陪她看看書或說說笑。但由於現時要照顧細佬又要餵奶,又或者實在太疲累,很多時都沒有和她好好地談天,簡單說幾句就嚷她去睡了。更明顯的轉變是我和太太對她的耐性減少,特別是我,有時會流露不耐煩的態度,甚至責備她的語氣也會重了。

靜下來時反省自己,對女兒實在有點疚歉,事實上她已經算懂事和生性。她自小就是家裡的中心和寵兒,大家的生活也是圍繞著她來轉,現時卻突然失去了中心位置和我們對她的忍讓,甚至有時被冷落,心裡不是味兒和想引人注意也十分正常。女兒有時會有一兩句怨言,「細佬這樣得意,你們必定疼他多點。」有時乾脆擁著我們哭,直接把情緒宣洩出來。這時老爸的心也有點酸。

內疚和反省之後,就要以實際行動去彌補。現時會提醒自己,有空就給家姐多點quality time。例如上星期媽媽在家照顧弟弟,我就帶家姐去看《超級無敵世界波》,讓她吃喜歡的東西,一起過一個愉快的下午。和她單獨去街的時間,可以多點觀察她和深入地談天說地,了解她的心態和想法。有這些獨處的時間,才發覺她的成長是如此的快。

香港的父母都很忙,如果陪伴孩子的Quantity(量)不夠,就惟有以Quality(質)去補救。一起下棋玩遊戲、出街吃個午飯、看一場戲、或遠足野餐,都可以是加深了解的寶貴時光。當然,時刻的自我反省和情緒的控制,也是父母不可或缺的。

2018年4月12日 星期四

兩種錯誤 《AM730》

中國棋王柯潔敗給人工智能AlphaGo後說,「它實在太冷靜了,沒有一絲獲勝的希望。」電腦沒有情緒,只有理性冷靜的計算,完全不會犯人類的情緒毛病,亦不會有人類腦筋的疲累。正因為人類有情感和思考上的弱點,因此下棋高手除了棋藝高強外,亦往往懂得利用對手性格上與思考方法上的弱點,設下陷阱來打亂對手的陣腳。面對冷冰冰的機器,就沒有這支歌唱。

最普遍的陷阱是利誘和挑釁。面對突然出現的「送禮」,有時會令對手不假思索就上當,就像騙徒常用的手法一樣。「不假思索」是重點所在,很多愚蠢或一時大意的決定,都不會經深思熟慮,而是倉促情況下犯的。不想中計,就要每走一步都想清楚,特別是面對「前所未有的著數」或對方有心挑機的時候。下棋是這樣,做人也是這樣。

我也喜歡和小女下棋,除了有助提升小朋友的邏輯思維與智力,下棋更大好處是,能從中學習做人道理。下棋會犯錯,人生亦會犯錯。但做人就是要學習冷靜思考,不要因為不給自己時間思考,而犯下愚蠢決定。就算是失敗,亦分非戰之罪與大意失荊州兩種。事實上棋藝較高的朋友,考慮問題時往往會多想幾步,亦不會為了一時的好處,而弄得滿盤皆落索。

陪伴孩子下棋是很花時間與耐性的事情,對象棋一竅不通的小弟,亦首先要花點時間惡補棋藝知識。不過能夠和孩子一起用腦,一起學習做人道理,也不失是上佳的親子活動。 

2018年4月6日 星期五

樂觀的好處 《Mameshare》

相信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子女做個樂觀積極的人。樂觀的人即使面對困難,亦相信總有辦法去克服。如一時未能成功,他們會再想別的方法,因為樂觀的人認為「Obstacles do not block the path, they are the path.」而悲觀的人呢?辦法也不去想就已放棄了。

態度很多時確實會決定高度,正如亨利福特曾說,「Whether you think you can, or think you can’t, you are right.」(無論你覺得自己可以做到,還是不可以,你都是對的。)故事如何寫下去,很大程度由自己決定。

然而樂觀心態不是隨口說說便有,而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如果只是滿口正能量,但內心卻甚麼也怕得要命,到了重要關頭,也只會找藉口去掩飾自己的怯懦。有人認為樂觀還是悲觀是天生的,不過我傾向相信心態是後天形成,而且也會隨年月和經歷而改變。

想孩子積極樂觀,在孩子成長過程,父母的陪伴與鼓勵最重要。沒有父母精神上和情緒上的支援,孩子又怎能應付香港制度裏 的種種挑戰與競爭?事實上父母如果能夠把生活的大小事情,化為孩子一次又一次的小型勝利,或者協助他們把一些大難題,化為一個個小難題,他們自然會傾向覺得很多事情都可以化整為零及克服。

另外可嘗試培養孩子的growth mindset(成長心態)。擁有growth mindset的人,會認為個人的成就、智慧、和財富等,都可以靠自身努力去改善;勤,絕對可以補拙。相反fixed mindset(定型心態)的人,就覺得很多事情是天生的,是命運定了形的,「如果不是富二代或高富帥,再多的努力又有何用?」

作為家長,不難看出有growth mindset的孩子,應該比較樂觀,亦更勇於面對挑戰。要培育孩子的growth mindset,最好父母本身的性格也是樂觀和擁有成長心態。但就算是這樣,稱讚和鼓勵孩子時,用語亦要小心,如經常只是讚孩子聰明、醒目、和外表,他們或會慢慢形成很多事情是天註定的想法。相反,讚孩子做得好、很努力、鼓勵他們下次再做好些,他們或會有改進和奮鬥的動力,容易養成growth mindset,人也可能會較樂觀。這樣下去,就算一時三刻面對挫敗也不緊要了,因為遲早他們會找到成功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