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9日 星期六

對下屆教育高官的一點期望 《信報》

對很多家長來說,兒女報考小學比起考DSE和報考大學還着緊。一個只有五、六歲的小孩子,考什麼學校、用什麼策略、怎樣去栽培,都要父母一手包辦。對於將要報小學的「龍B」父母來說,面對着九萬多名同齡小孩的競爭,那如坐針氈的感覺,也是箇中人才會明白。
國際學校?直資?資助?官校?報校策略?「大抽獎」填表次序?如何預備面試?報面試班?英語班?繪畫班?預備Portfolio?出席簡介會?多去舊生會活動?要不要捐錢?買不買債券?相信這只是家長煩惱的冰山一角。對於夫婦都有全職工作的家庭來說,造成的困擾可想而知。而不是參與這個報學校遊戲,也不知香港現時原來有這麼多名校。有些從前名字也沒有聽過的學校,現時聽說也有六、七千人報名,連場簡介會都動輒爆棚,以瘋狂形容並不為過。
在這個過程中,奇怪的是,相當部分家長,並不是以子女的性格及長處短處,與心儀的學校是否配合為主要考慮因素,而是以學校的名牌效應、「入U率」、或親朋戚友的口碑為依歸。當然家長壓力很大,但如果漁翁撒網地報學校,很多寶貴的周末,就要浪費在一場接一場的簡介會、開放日、面試、甚或面試班上。原本可以親子,和孩子接觸大自然逛或博物館,充實孩子好奇心的寶貴周末,就白白地浪費於報學校的追逐上,有點本末倒置。
好了,經過一輪折騰,就算能入讀心儀學校都未必能鬆一口氣。有朋友的孩子成功入讀傳統名校,最初喜極而泣,不用高昂學費,名氣又響。但蜜月期極短暫,一年級已晚晚八至十樣功課,每星期要背默,隔星期又要測驗,朋友說原本很親密的孩子已有憎恨自己的跡象,惟有再花九牛二虎之力,和每月多花萬多元學費,也希望把孩子轉讀國際學校(當然先要有此能力)。
就讀「地區名校」的家長和孩子就可能更吃力,因為學校不斷要面對不同的評核測試,校長壓力也很大。一般資助學校的辦學團體、校長、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利益,在香港的制度下,不單很難達成一致,甚至可能還有矛盾。一層壓一層之下,最終受苦的很可能是最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們。我不是教育專家,但只想弱弱地問一句,在講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未來,還用密集功課和強迫背誦方法教出來的孩子,能有多大作為呢?
部分家長就心儀直資學校,但直資制度是一種不公義的畸形產物。傳統名校為了保持優勢和收生的自主,紛紛轉為直資。一方面盡享政府資源,另一方面完全掌控收生,形成不公平競爭。惡性循環下,更多傳統名校忘掉祖訓和辦學初衷,也「被迫」考慮轉直資,進一步趕絕基層孩子入讀好學校的機會。這些年目睹一眾家長們,為了子女能入讀直資傳統名校,所做出的種種「趣聞軼事」,也夠輯錄成書。
教育搞不好恐爆移民潮
如果有能耐應付不菲的學費,當然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或國際學校是上好的選擇。孩子在探索中學習,既能激發內在的好奇心,又加強自我解決困難的能力;再加上小班多元智能式的栽培,對孩子來說無疑是較快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而且可以有多點時間去親子,多帶孩子見識世界。單是香港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和孩子去發掘。例如一天和女兒去了馬灣的挪亞方舟,雖然不是什麼博物館,但也有很多節目和遊戲,既可以做手工、又有布偶劇,讓她在愉快的氣氛裏,學習自然科學等知識。去玩一天就好像上了一課豐富的活動教學,教育本該如此。
過去5年,香港教育就算沒有倒退,也不能說有什麼進展。雖然要改善種種畸形現象和紓緩家長及教師的痛苦,未必一屆政府能做到,每年增加50億元教育開支也解決不了很多根深柢固的問題,但我仍然希望新一屆掌管教育的官員,除了妥善解決TSA爭議外,還能慢慢地把香港的教育推回正軌,不要事事以政治事件來看待,也不要只看數據,只聽所謂專家的意見,而是多聽持份者,特別是家長和老師的心聲。
不知這樣說是否公平,但確實有好些掌管教育的高官,都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國際學校或海外升學,卻要別人的子女來當白老鼠,當本地教育制度的犧牲品,這確是很難令本地家長服氣 。其實很多家長,只是卑微地希望主管教育的達官貴人,有多些同理心而已。
曾經有特首候選人說,參選原因之一是不想香港人移民。就小弟接觸的很多中產朋友,他們如果真的要移民,肯定是基於子女的教育,大於政治或經濟等原因。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