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星期四

務實地盡興 《AM730》

氣候暖化,5月天已熱得像盛夏。33度的星期天,陪女兒放電還是躲入商場,在杏花新城玩了一個下午。一口氣去了Namco玩電子壁球、再到兒童遊樂場玩沙、最後還去了攀石!一次過消耗她所有體力之餘,也讓不易感到肚餓的小女,主動說要找東西吃。

屈指一算,還有一個月左右,她就完成四年幼稚園課程,放她最後一個幼稚園暑假,預備跳上人生另一階梯。基於弟弟才數個月大,這個夏天我們決定留守香港。沒有畢業旅遊的小女,迎接小一暑假也不會是一個喪玩的假期,因剛為她報了頗為充實的「小一預備班」。

報預備班前做了些研究,到最後找了一家有數十年經驗的補習社,我還親自上去看看,和那裡的老師及職員傾談了一會。我如實地告訴老師,本想女兒盡興地玩一個暑假才開學,現要她上預備班好像蠻可憐似的。那老師笑說完全明白,首先她表示預備班可以認識去同一小學的新朋友,而且課堂會開心愉快。她又說很多父母會預備一連串旅遊等節目,去慶祝幼稚園畢業。開心玩完一個假期,開學後卻突然面對深了一截的中英數,徬徨無助。那才真正可憐。上了預備班,開學時已預習過部分課程,起碼打些基礎,會有個較有自信的開始。結果我妥協了。

家長都想孩子盡情地玩,只是如果能做好準備,平衡香港的教育現實,玩耍就可更加無憂。而為了補償,不用上課的日子,我會盡量多點陪女兒,安排多些活動,讓她過一個充實又愉快的暑假。

2018年5月25日 星期五

不想長大 《Mameshare》

朋友創辦的HKKTA在會展舉行學院開幕禮和表演,小弟和女兒獲邀為座上客。壓軸表演是學院招募的小朋友和陳國邦及羅敏莊等,合演音樂劇《童.話》。其中一段平凡不過的劇情,卻刺到小女的心底。那段是講述父母和弟弟讀故事書,大女兒想加入和爭取父母的目光。這時爸爸問女兒做完功課沒有?女兒說沒有,就被父母語帶斥責地要她快去做。劇中的大女兒十分不開心,就站起來說自己不想長大…

故事發展至此,我已心知不妙,偷偷望身邊的女兒。結果不出所料,她看到這裡眼淚已流了出來,知道我在望她後,更乾脆伏在我身上哭出來。很明顯,劇情太寫實,讓她想到被細佬搶去了的注視,也讓她回想小時候被父母和祖父母簇擁愛護著的時光。事後問她為其麼哭,她卻只是淡淡地說覺得感動而已。

反思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究竟我們有沒有做過甚麼事,令不想長大這句話憾動了女兒的小心弦呢?成長的過程確實充滿起伏,亦必定會遇到不安和心碎的時候,父母又可以做甚麼,減輕她對成長的不安?或讓她更勇敢地長大呢?或許她最感觸的是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放手放得太快,要她承擔的東西又突然太多。我們近日常掛在口邊的,很多時是升上小學後的這樣那樣,「上小學後要懂照顧自己」、「你快上小學了,不用事事要父母陪伴」、「上小學後吃飯這樣慢就吃不完喇」等等。其實這些話也說得太多,可能正是部分負面情緒的來源。

「成長必定有開心與不開心」、「爸爸媽媽也經歷過成長」之類的說話,同樣也沒有大幫助。反而這星期開始,自覺要多點強調成長帶來的滿足感、自豪、自由、自主、和快樂,希望慢慢重建小女對上小學的憧憬與期待。我希望重新讓孩子看到長大後的圖畫,是更懂事、懂得更多知識、能自己決定更多事情、認識更多好朋友、和負起更多責任的人生。起碼她喜歡做大家姐,就讓她由照顧細佬開始。

其實我們做父母的,何嘗不是仍在成長?我們不是也要接受現實的種種挑戰、要跳出comfort zone、要尋找自己的滿足感?和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裡,父母要不斷支援他們情感上的需要,作堅實的後盾。但同一時間,孩子也是我們的動力與正能量的來源。和孩子一起成長,大家都能更勇敢面對未知,力量亦更加強大。

2018年5月24日 星期四

加強溝通能力 《AM730》

有時小弟會被邀請去講授溝通技巧,甚至有人找過我教小朋友改善溝通能力,希望增加報學校和面試的表現。雖然演講和研討會去得多,溝通技巧的工作坊亦自問能勝任,但教小朋友溝通就真的沒有試過,相信難度亦比教成年人大好幾倍。因小弟認為好的溝通,關鍵不在於表達能力,而是聆聽和接收力。教成年人怎樣做個好的聆聽者還容易,教小朋友好好聆聽呢?就不知從何教起。


溝通,很多人看重的是語文能力、表達能力、口才、和急才等。如果是當司儀或節目主持,這些能力都很重要,不過如果是雙向溝通,需要的是另一套技能。想別人明白自己的信息和用意,就先要學習準確接收別人表達的意思。除聆聽外,觀察力也不可缺少。真正的溝通高手,不單是一個好的聆聽者,能專心和以尊重態度聽別人說話,還善解人意,觀人於微,一個表情就能讀出別人的弦外之音。那麼接收到的就不單是字面的意思,還包括別人心底的想法。有了這些領會,自然亦更易讓別人把自己的信息聽入耳、記在心。

試問這些溝通之道,又如何能簡單地讓小朋友明白?但難教不等如不教。小弟經常告訴女兒,不要只是搶著說話,也不要把「我想怎麼怎麼」掛在口邊,而應先尊重別人,讓對方把話說完,才提出自己的想法。這過程並不容易,惟有慢慢教她學會先聆聽、後表達。希望有一天她能做到。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你笑得夠嗎? 《Mameshare》

前幾天在Mercer Marsh Benefits的健康論壇上,見識了甚麼是Laughing Yoga(笑聲瑜伽)。在四季酒店的宴會廳裡,導師呼籲在場的商界領袖放下拘束,走到台前一起「ha-ha-ha、ho-ho-ho」地放鬆大笑。看似是有點幼稚無聊的十多分鐘時間,卻又能把現場的能量推高好幾倍,亦讓氣氛變得輕鬆愉快。開始時大家未夠放,導師就不斷重複笑的重要,叫大家起碼在這十多分鐘盡情放開自己去笑。他說兒童每天會笑400次,我們成年人呢?40次也應該沒有吧?

不少公司會以Laughing Yoga作為team building的活動,為員工減壓和增加同事間的默契信任。但人長大後憂慮多數會有增無減,要發自內心地笑出來,真是談何容易。類似Laughing Yoga或其他能令人放鬆發笑的活動,實在值得在這繃緊的都市裡推廣。

成年人自己笑得不夠,有時可能是礙於事事太過拘謹正經,太怕犯錯和受制於別人的眼光。經過多年的「磨鍊」,我們都學「精」了,把童真收起,再把城府加深,要像孩子般開懷地表達快樂的情感愈來愈難。很多時候,我們甚至有意無意地限制孩子的笑聲,希望孩子也事事都聽話,規規矩矩,坐定定,不要搗蛋。

不過愛笑愛玩是兒童的天性吧!如果為了考學校或保持父母在親戚朋友面前的面子,而硬生生地把孩子的真性情完全壓下去,要他們年紀輕輕就很「懂事」,一來很難做到,二來也可能對孩子做成傷害,損害了他們的自信,也妨礙了他們發展自己的性格。

規矩要教,對別人的尊重也要教。作為有家教的家長,要解釋清楚甚麼應該做、甚麼不應該做,和當中的理由等等,但這不等於要他們事事不能駁嘴和只是聽命令,更不是甚麼時候都要一本正經。間中做些小朋友應該做的傻事,或無傷大雅地搗一搗蛋,才是孩子的真性情。事實上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只有不懂事的家長。只強求孩子聽話懂事是家長的懶惰,亦壓抑了他們的天性。孩子的成長也是家長的成長,我們讓孩子每天笑400次之餘,自己也笑多點吧!

2018年5月17日 星期四

抗拒脆弱 《AM730》

電影《志明與春嬌》中有名句「一生總會愛過幾個人渣」,現實中人渣亦確實不少。有一定人生閱歷的,總會親歷或見證不少人渣故事,令人氣憤的是,愈人渣的往往愈被死心塌地愛著,當局者又往往久久不能自拔。
 
不幸愛上人渣,輕則浪費青春時間,重則被騙財騙色,甚至像近日審結的謀殺案事主一樣,無辜地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作為父母,又怎會不擔心孩子有朝一日也會遇上人渣或騙子,被欺負和折磨呢?但與其擔心和把孩子交託給命運,不如想想怎樣可以預防孩子有朝一日被傷害。

正如村上春樹說「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人生不可能完全沒有心碎的時刻,但如果抗逆力強些,柔韌性大些,就算遇上風浪,也能快點收拾心情重新振作,不會苦苦糾纏,明知自己的陰霾圍是繞著一個衰人也無力擺脫。

抗逆力或所謂柔韌性(resilience)的培養,很大程度來自父母及朋友,這群「情感的後援力量」。自小在愛的環境成長,和交到知心朋友的人,會較易抽離痛苦逆境,和能夠及早止蝕療傷。培育足夠的後援力量,就好像分散了投資,就算一項情感的投資失利,亦不致於全軍覆沒。沒有後援力量支援,要孤注一擲地投向一個人或一件事情,風險就很大。

兒女是容易受傷,還是能夠抗拒脆弱的人,又是否能把逆境變為強化自己的鍛煉,父母的以身作則和支援都重要。有需要時家庭就要變成避難所,讓孩子遇事時有路可退,痛苦時可以躲起來復元。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家庭優先 《Mameshare》

上星期有幸為認識二十多年的好朋友當婚禮司儀。當司儀要一眼關七,隨時準備應付突發情況,特別是婚禮的司儀,是一生一世的事情,就更加要提高警惕。幸好總算不辱好朋友的信任,婚禮順利完成。

婚宴程序算是簡單但情深,特別是一對新人的致辭真情流露,每一字詞都充滿愛。新娘對著親友和嘉賓感謝媽媽,說媽媽永遠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多年以來為家人無私地犧牲與付出。這對白可能在很多婚宴中都出現過,但每次出自不同人的口裡,仍然有不同的感動。

家庭優先說易行難,也不單是願意放棄事業那麼簡單。當家庭主婦很多時比返寫字樓上班更加吃力,特別是已經建立起一定事業的女性,要她們放棄多年儲回來的人脈、經驗、及工作帶來的滿足感,這犧牲不能說少。打點家裡的一切和處理孩子的學業,亦比很多職場工作更具挑戰性。

如果選擇繼續工作的媽媽,挑戰和犧牲可能就更加大。就算是超級能幹的女強人,把事業和家庭都能妥善地照顧,也總要犧牲很多私人的娛樂及休息時間。我相信每位稱職的在職媽媽,在子女長大前能安安樂樂地睡覺的日子,是屈指可數的。做過父母的亦會明白,無論花多少時間在子女身上,也永遠是可以再花多點的。而且子女需要你的時間,也必定經常和工作及其他事情有衝突。把家庭、而不是自己放在首位的人,就代表著長年累月地把自己放下。

當母親的基本不就是放下了自己嗎?在這母親節,謹向各位媽媽致敬﹗祝母親節快樂﹗

2018年5月11日 星期五

生命的Take 2 《AM730》

看過「生命冇Take 2」這個經典政府廣告嗎?如果你現已在社會打滾,相信很大機會記起這個滅罪廣告。當年這句話深入民心,生命冇take 2亦成為很多人的口頭禪。廣告穿插了警匪電影的片段,寄語年輕人生命這部劇不是電影,行錯了就不能take 2再來,所以做事要三思而行,不要行差踏錯,懊悔一生。

做任何事,當然要顧及後果,但人誰無過?多成功的人,亦總有後悔的時刻。錯有大小之分,最重要還是能悔能改,就算沒有take 2也總可吸取教訓,昂然繼續人生旅程。但如果生命其實有take 2呢?朋友有感而發說,生兒育女就是生命的take 2。這也不無道理,並不是說要迫兒女完成自己未完成的夢想,或去彌補人生的遺憾,而是兒女出生後,某部分的自己會慢慢消失,再隨著孩子的新生命重新開始。從此以後,你的生命影響著他,他的生命又會影響你。

雖說是重新開始,這個take 2卻又要比之前行得更加小心,因為行差踏錯的後果不單要自己承受,還很可能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及發展。幸好我們的經驗和慘痛教訓可以作為警惕,提醒我們不要重蹈覆轍之餘,還可給孩子借鏡。在這個過程裡,首先要放下自己,坦誠地和孩子分享自己過去的憾事、瘀事和錯過的事。孩子聽不聽得入耳,或會否堅持走自己的路也好,起碼我們把累積的人生錯誤分享了,到某時某刻他們面臨人生交叉點時,或許會記起老爸和老媽子的教訓呢。 

2018年5月5日 星期六

健康有價亦有市 《信報》

在朋友介紹下,前陣子到位於中環的「香港綜合影像及內視鏡中心」做身體檢查。人到中年,也有必要每隔一段時間做身體檢查,正所謂「唔驗唔知身體好」,就抽了一個上午去做全身檢驗。那裏位置算方便,地方闊落,醫護人員亦很友善細心,最好的是很快有詳盡報告。
及後又在朋友介紹下,有機會認識中心的醫學總監潘冬平教授及行政總裁何翠貞。他們說中心的投資者在同一地方亦開設了「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兩間中心互相配合,提供一站式的日間腫瘤檢查和治療。潘教授解釋,開設日間腫瘤中心是因為現今很多癌症治療都不用留院過夜,只需日間做完療程就可回家休息,盡量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亦能減輕醫院的負擔,到真的有需要才到醫院留醫。
一條龍服務
潘教授說,只要定時做身體檢查,並以正面心態面對,就算不幸患上癌症,很多時候也不是太可怕。如能盡早察覺,很多癌症的存活率已經相當高。事實上香港人的生活雖然經常被批評為不健康,但卻已成為了全球最長壽的地方,香港男性於2016年平均能活到81.3歲,女性更能活到87.3歲。這和香港的醫療系統較為完善及嬰兒的夭折率低有關。
當然癌病治療的經濟負擔不輕,到私家醫療中心或醫院,一個療程動輒數以十萬,甚至百萬元計。但如果在政府協助推動下,香港的醫療保險制度能進一步完善,以及市民的健康意識進一步提高,癌症為患者本身和家庭帶來的經濟壓力及心理負擔未來就能進一步降低。何翠貞說,他們投資開設這間腫瘤和檢查中心正是希望方便患者的檢驗、治療和康復,有需要時還可配合心理輔導,希望盡量方便患者能在同一地方得到照顧,不用太舟車勞頓。
他們亦看到這類中心的市場潛力,預計需求會不繼增加。這並不代表預期香港的癌症患者會不斷增長,而是隨着香港和內地的中產階層日漸壯大,以及對健康的意識日漸提高,必定會有更多人定期做身體檢查,就算是不幸患上癌症的病人也會比以前更早察覺及開始治療,康復的機會自然亦更加理想。
潘教授說他們把中心設在中環,是想方便服務使用者,未來投資者還會加大投資力度,希望能在九龍市中心物色合適地點再開設另一間中心。不過正如其他香港人一樣,覓地是十分困難的工作。他們的中心除了面積要夠大(中環的中心約佔地26000方呎),亦要能夠負荷大量如磁力共振掃瞄器等沉重的醫療儀器。這不是每一間商業樓宇的間格和結構能滿足的要求。但隨着更多周邊地區的人仰慕香港醫療水平專業之名來香港求醫及療養,這類綜合日間醫療中心的求診人數相信會進一步上升,到時或許有更多業主願意租出地方設立醫療中心。
上市成趨勢
看見他們中心的規模,相信投資也不菲。何翠貞坦言他們有上市的打算,現時他們營運了大約兩年,有超過2000名病人,時機成熟就會部署上市。她說相信其他私營的醫療中心未來相繼上市集資亦可能會成為趨勢。因為無論香港、內地或東南亞,優質醫療服務的需求只會不斷上升。
這次身體檢查的經驗讓我想到像我一樣的中年人,心態也有必要調整一下。老實說,想做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已經好一段時間,但自己一來懶惰,二來心底裏又害怕會否驗出些什麼大毛病,打亂了已經夠忙的日常生活和經濟預算,所以沒事沒幹就一直迴避預約做檢查。但其實這種想法絕對要不得,而身為一家之主,亦好應該對自己的身體和家人負責。
在大都市裏生活,患上嚴重危疾的機會未必太大,但一般成年人也總會有些小毛病,或某些健康指標超出正常範圍。正所謂有病醫病,沒有病痛也可以通過驗身,適當地調整生活習慣,避免和健康指標惡化,引發更嚴重健康問題。忙,真的不是不去驗身的藉口。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經管智慧 #經管錦言 - 健康有價亦有市
 

2018年5月4日 星期五

笨人出手 《Mameshare》

究竟都市人一直以來也是這樣燥狂,還是因為手機普及,人人可以拍片放上網,所以我們才看到竟然有那麼多人會在眾目睽睽下大打出手?由車上、打到馬路、再到高爾夫球所……是社會壓力愈來愈大嗎?還是社會各界的精神狀態愈趨不穩定呢?

某些參與傷人和打架行為的人,都有一定年紀及社會閱歷,除非是精神出了問題,否則理應不會容易衝動和讓自己情緒失控。如果活了數十年的成年人,做事也這麼不計後果,那小孩子又如何自處呢?因此我們作為家長,除了首先做好自己的Anger Management(憤怒管理)之外,更有必要及早和加大力度去教育孩子提升EQ,與及怎去處理與別人的摩擦,免得他們發生不愉快事件和碰得焦頭爛額。

前陣子新聞報道裡看見一名男子,涉嫌在高球場向示威者動粗,據在場的朋友聲稱,是示威者故意挑釁在先,那男子才會突然火遮眼。誰是誰非不在這裡討論了,但很多時較為嚴重的衝突都可能是由某方挑釁而起。而從來把對方激怒,亦是打亂對家部署和陣腳的常用策略,不好好應對就隨時小不忍亂大謀。

「精人出口、笨人出手」雖是老生常談,但不要說教小朋友,自己要時常警惕也未必容易。愚見認為關鍵不單單是懂得忍耐那麼簡單,忍得太久也可能導致更大的爆發,而是要在平日多下功夫,增強自信與處理好人際關係。容易被挑釁的人,往往自我形象不太高,因此很易被人看穿痛處加以攻擊。如果首先誠實面對自己,明白自己的長處與弱點,就算被刻意放大弱項來攻擊挑釁,也較容易處之泰然,不去和別人糾纏。而如果人際關係處理得好,就算不幸被欺凌或人身攻擊時,亦容易得到別人的相助與同情,不會孤軍作戰。

最後,君子自強不息,擁有自己追求的夢想與清晰目標,很多時就能對一些無關痛癢的人與事一笑置之,根本不會放在心內和計較,更不可能會衝動出手了。

2018年5月3日 星期四

輕鬆又成功的人生 《AM730》

人到了某階段,總會問問自己想過甚麼樣的生活、怎樣才活得快樂、甚至會想想人生的目的等等。有些人會早些,有些人會遲些,但應該總有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怎樣才快樂,很難一概而論,也難以訴諸於文字。最近讀的一本書(圖),或可簡單地闡述快樂成功人生的基本概念。
 
近年愈來愈多人談論日本人的Ikigai概念。這個源自長壽沖繩人的生活哲學,雖然不難明白,但很多都市人又好像不容易實踐。簡單來說,Ikigai就是能找到自己既喜歡、又擅長、既被世界需要、亦能賺取報酬的工作來做,這樣的人生就最快樂和圓滿。看似阿媽是女人的道理,但原來很多人,包括我們這些家長,也堅持對這種讓日本人長壽的生活哲學視而不見。

Ikigai是以自己為中心,並不是其他人。就算一直很「幸運」,自小讀神校、入U讀神科、長大後能入i-Bank、再嫁個高富帥等等也好,只要不是自己喜歡的生活,和不是做自己擅長的事,那無論別人多麼羨慕,也不會真正幸福,達不到Ikigai的境界。我們不可能不明白這顯淺的道理,但同時又繼續為他人的目光和期望而過活。有時自己活到中年已明白這種生活並不爽,卻又期望子女步我們後塵,繼續追求別人認為是理想的生活,不去問問自己究竟想幹甚麼,和究竟擅長做甚麼。

Prepare the child for the road, not the road for the child. 如果能輔助孩子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Ikigai,他們一生的快樂與健康,絕對可能遠超活在我們預先準備的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