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面子與聲譽 《信報》

某次應邀到一間中學出席「作家講座」,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工作、寫作和人生觀。在答問環節同學詢問,做傳媒這一行,面子很重要,如何保持自己的面子?我想了一想,回答道,無論做傳媒或甚麼行業, 「面子」遠遠不及聲譽(reputation)重要。起碼,太注重面子的人很難成功,相反努力捍衛自己的聲譽,就是成功的其中一個關鍵。我還是勸那同學不要太在意有沒有面子,畢竟太多人為了所謂面子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不如努力做一個有誠信、有承擔的人。
為了面子而付出的代價可大可小。年少時,為了省錢買那些「M. D. 袋」、「馬球牌」恤衫、「空氣佐敦」籃球鞋,而餐餐以「淨麵」頂肚。影響發育時期的營養吸收,只是為擁有那些能在同學及女校生面前贏些面子的「身外物」。這固然是青春期的幼稚,但也無傷大雅。不過有時為了一剎那的面子,而做出一些傷身,甚至違法行為,影響往後的人生,就絕對是愚不可及。
回想自己初出茅廬那段日子,就是因為太愛面子,為了芝麻綠豆的事情,或一些無謂人的兩、三句閒言閒語,就羞得面紅耳赤,不單因此錯過了不少機會,亦和其他人製造很多不必要的磨擦。但年輕時要面、要威,乃動物天性,並不容易免疫。最可憐的是某類人,已經不再年輕,甚至人到中年,還被「面子」牽着鼻子走,做任何事都每每以面子為第一考慮。忘記了做大事的人,往往很容易放下身段,甚至能忍辱負重,留待最後勝利時才微笑。因為「面子」這東西很奇怪,只有你放下它,最終你才能得到它。
一位朋友曾在Facebook 裏說「面子」說得很好,他寫道, 「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但當你還停留在那裏喝酒、吹牛,什麼不懂還裝懂,只愛所謂的面子的時候,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面子雖然和一己的實力有關,但最終也是人家給你的,你不能強求。所謂大將之風,就是被人譏笑時,能不亂陣腳,亦不會上心,甚至有別人為你出頭;而遇到難題時,亦能不慌不忙,打幾個電話就可以疏通。相反,有問題時叫天不應叫地不聞,就算每天穿得身光頸靚,拿着新款手袋又如何?
聲譽好的人通常有面子
愛面子的人不一定有好的聲譽,但有好聲譽的人,通常也有點面子。聲譽根本就是成功的基本,有必要努力去維護和捍衛。有段時間很喜歡看有關權力和謀略的書籍。其中美國暢銷作家Robert Greene 的《48 Laws of Power》,讓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章,就正是說聲譽的那章「So Much Dependson Reputation - Guard it with your Life」(太多東西取決於聲譽-用你的性命去捍衛它)。
聲譽好的人做任何事也可以事半功倍,就算借貸和做按揭也容易一些,這是小學生也懂的道理。問題是如何捍衛及提升自己的聲譽?Robert Greene 在書中說的方法,我不太認同。首先是抹黑策略,他認為大可設法讓敵人的聲譽蒙污,公眾輿論自然會打沉他們。但這是下三流手段,通常是小人與弱者所為。就算在政治厚黑學裏,經常出現的抹黑對手策略,也不是沒有嚴重副作用的,因為對手幾乎肯定會設法報復,冤冤相報,玉石俱焚。另一方面,如果自己沒有甚麼聲譽可言,Robert Greene 就建議多點與聲譽卓著的人為伍,好借對方的名聲,來洗刷自己的污點。雖然這是一個好方法,但一個有名聲的人,好端端的又怎會冒着被拖累的機會,和聲名狼藉的人交往?
聲譽雖是無形,卻是最重要的資產。如果不好好為自己塑造,及捍衛一己的形象與名聲,其他人就有空間讓人說三道四,把負面形象加諸於你。所以每一天,也要為自己的聲譽而戰。而提高聲譽沒有捷徑,就正如大公司做CSR(社會企業責任)也只能慢慢苦心經營。
建立聲譽沒有一本通書,亦沒有老師可以教你怎樣做。或許看看聲望甚高,連非信徒也十分尊敬的教宗方濟各的做人處事方式,能帶來一點啟示。提起方濟各,世人想到的就是關懷弱小、傷患、及貧窮的人,以及友善、親民和摒棄浮誇的作風。一般人雖沒有教宗的智慧與情操,但多一點關懷弱勢社群,扶助身邊有需要的人,總比起炫耀富貴與特權,更易贏得掌聲與敬重。那自然既能擁有良好聲譽,也有更多人給你面子。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