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9日 星期一

抄牌與電子道路收費 《am730》

自問駕駛態度良好,幾年來一分也沒有被記過,也只是接過兩張定額罰款單,但上星期卻是兩年多以來首次被罰款。
事緣早上送太太到中環,看見一輛的士在落客,就在附近放下太太,誰知原來那是禁止上落客時段,只有向來有特權的的士可豁免。作為駕駛者,還是做傳媒的,對於不熟悉條例而被抄牌責無旁貸。那位交通警也十分有禮貌,「先生,我知你不是有心的,不過早上抄了其他司機牌,基於公平執法原則,請你拿出駕駛執照。」我趁他寫罰單時回應,「阿Sir,說到公平執法,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銀行街、四季酒店前,那些整天、整月違泊的車你們不抄,卻抄我這個只用了5秒違例落客的冒失司機,又是否公平呢?」那位警員依然保持微笑,「我都想呻,我們都知中環違泊問題嚴重,但抄也抄不完,而且人家有錢付罰款呢。」
 
某程度上我也同意那警員的說法,也明白前線執法人員有難處。不過如果政府要在中環推行電子道路收費,是否應該先嘗試更盡力在中環執法呢?如果中環每個違泊黑點,每天早午晚都有警員抄牌和趕車,每天抄他兩、三張罰單,每月抄他四、五十張,中環違泊會有這麼嚴重嗎?路面會這麼擠塞嗎?現時要以電子道路收費,懲罰守法的司機,來補貼為求方便而經常違法的老闆車,守法的道路使用者會服氣嗎?
但現時的政府,愈多人不服氣的事情就愈喜歡做,看來電子道路收費落實的機會仍然頗高。

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在WhatsApp群組中保持清醒 《am730》

當現代家長,由孩子的幼稚園至中學(甚至大學?﹗)時代,怎能沒有WhatsApp群組?像我這些比較隨便的家長,如不是有其他家長朋友在WhatsApp群組中照應和提醒,很可能會經常會漏交習作,或忘記報名參加活動。因此我衷心感謝不同群組裏的熱心家長,令我這個大頭蝦爸爸不太迷失。
但有時WhatsApp群組也可能是家長的壓力來源之一,和不同類型的家長交流過,觀察到頗一致的現象,就是家長在群組中往往覺得自己的孩子總有些落後於別人。「A的孩子開始學鋼琴和大提琴了」;「B的孩子除了補中英數外,還學珠算和西班牙話」;「C的孩子在學足球、籃球和高爾夫呢﹗」看到別的孩子好像能文能武、琴棋書畫樣樣皆能,心情或多或少會受影響。但很多家長忘記了,那不是一個孩子同時能學的東西,而是不同孩子分別在學不同的事物。只是當看到別人學這個那個,而自己的孩子又好像很少本領時,就總是心癢癢或若有所失,這對孩子或自己也是折磨。
有時甚至有人分享旅遊心得或假日好去處,也會為別人帶來壓力。「為何那麼多測驗和默書都可以經常去遊玩?」;「為甚麼可以這麼快做完功課?」;「是真的去了玩?還是其實在閉關苦讀?」有時想得太多也很痛苦。
互相比較是家長其中一個大心魔,WhatsApp群組只是把這心魔放大了。要善用資訊科技帶來更多的交流,而又不被牽著鼻子走,就先要學習克服自己的心魔和跟著自己的步調走下去。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沒有捷徑 《am730》

和一位老師談及校園的欺凌事件很值得關注。欺凌者往往是恃強凌弱,以眾凌寡。他們愛先以種種方法去挑釁,就是希望被欺凌的人發怒,讓他們可以進一步施以更強的暴力。不幸被欺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回應,但我認為首要原則是保護自己,先離開現場再從長計議。最不智的回應方法是即時動手報復或還手,這樣就正中欺凌者的下懷。
要以暴易暴,除非有葉問的身手,或占士邦那種穿上緊身西裝也能以一敵百的技能,否則很可能未達目的已吃了大虧。就算被挑釁時很憤怒,也應謹記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好漢不吃眼前虧。愛挑釁的人雖然好像橫行霸道,但通常是感召力極低,和聲名狼藉的一群人。對付這類人,最好是減少他們作威作福的機會,當他們透明。我認為最強的武器,是團結更多的盟友和同情者,把惡人邊緣化。就算作為旁觀者,對惡霸的行徑看不過眼,甚至想改變一個地方的不公平現象,君子也應先自強不息,否則可能只會成為另一個被欺凌的對象。
有時英雄電影看得人心花怒放,但現實世界裏,要彰顯正義,往往曲折得多。要儆惡懲奸,知識可以是武器、辯才可以是武器、筆鋒可以是武器、財力亦可以是武器。總之,聰明的腦袋比起發達的拳頭,必定更容易達到目的。進一步說,即使有崇高的理想,也應先修身齊家,一步一步的裝備自己,一步一步的向前行。要爭取更多權利和公義,並沒有簡單的捷徑。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在這沒有權威的年代 《am730》

Michael Lewis是出色的報道文學作家,化繁為簡的功力很高,能將一些既複雜又沉悶的事件,化為一個個既容易明白又讓人不停追看的有趣故事。最近拍成電影的《TheBig Short》是其中之一。
金融海嘯的來龍去脈很多人已經耳熟能詳,但故事對股樓皆跌、又有疑似有大鱷出沒的今天卻來得正合時,又可喚起人們的記憶和警覺性。故事裡幾個世事都給他們看透的高手,看穿美國房地產及按揭市場的大泡沫,大舉沽空房產抵押證券,押注美國房地產市場以至整個經濟會崩潰,因而賺到數以億計利潤。
事後讚他們眼光獨到很容易,但當時他們不斷受人嘲笑。戲中出現得最多的對白之一,就是「他們是否吸了毒?」可見有時被人質疑中了毒的人,可能才是最清醒。當然大前提是本身要有實力和做足功課,故事主角Michael Burry就仔細研究了最暢銷的按揭債券裡,所包含的數以萬計按揭貸款的質素和還款情況,才得出要沽空的決定。
為甚麼數據這麼透明,危機這麼明顯,但卻沒有人願意相信呢?人們為甚麼都不願用腦呢?除了普羅大眾都傾向相信正面的東西和愛擁抱正能量外,也因為一般人都愛信權威。當評級機構說那些債券是AAA,就一定不會出問題了;當大行說只是技術性調整,就很多人都認同只是調整。一般人不相信或不願相信,很多權威和當權者都存在利益衝突和有moral hazard,只會根據自己利益來行動及說話。信權威一成,隨時雙目失明。有時還是信自己穩陣些。

Engage、Engage、再Engage的溝通策略 《信報》

容我先戴上頭盔,這文章並非為港鐵護航,這間巨無霸企業仍然有很多爭議未解決,由年年加價、到工程滯後超支,公眾和議員都應該繼續監察。文章亦並非往新任主席馬時亨的面上貼金,他已經有全港規模數一數二的公關隊伍支援。小弟只是想拋磚引玉,討論一下他的領導風格和公關策略,是否有值得借鑑之處。
在這個撕裂和政治化的社會,當上燙手山芋一籮籮的港鐵主席,就算對於一個面面俱圓的前高官來說,也是個極大的挑戰。馬時亨在1月上任後,首先做的事情,就是「Engage、Engage、再Engage」。可能很多新上任的領袖也會做差不多的工作,但多數是表面功夫,像他做得這樣徹底,就未必人人可以。
主動出擊和眾傳媒BBQ
上任第一天,他已立刻安排了一場「大龍鳳」,和一眾高級行政人員,凌晨坐港鐵到青衣站,為前線員工打氣。坐車時還和其他乘客有講有笑。整個過程開放給傳媒採訪,還有問必答,可加可減機制、一地兩儉、高鐵超支延誤、港鐵形象低落等問題全部奉陪。雖然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soundbites,但起碼沒有答非所問。然後馬又不停蹄地約見一群股評人,為爭取小股東支持高鐵工程費封頂及派發特別股息方案造一造勢。
比較破格的是上月底,在還未通車的南港島線海洋公園站,和一眾傳媒來個BBQ大飯局,再次主動出擊,打好未來公關和媒體戰的基礎。
晚飯地點是幾近完工的車站大堂,以自助餐形式,招呼十多圍的傳媒管理層及前線記者。已經沒有跑交通新聞多年的小弟也被邀請,以前在車站做直播就做得多,吃飯還是第一次。馬時亨當晚笑說,這樣在車站請傳媒吃飯是第一次,也應該是最後一次。
那天晚上只有幾度,很冷。馬時亨私人帶了一支可頂十六支的超大瓶2000年Grand Cru Classe招呼客人,算是出錢又出力。他有沒有汲取當官時的教訓,而提升了管理能力暫時未知,不過親和力及「貼地性」,在香港政經界應是名列前茅的了。晚飯開始前,他站在入口,親自介紹到來的嘉賓,「這位是Oscar,他是在now TV當首席主播的」、「這位是我們負責物業的總監David……」整場BBQ他沒有坐定,不斷滿場飛,和他認識或不認識的傳媒人談天說笑,又「集郵」及「被集郵」。這些世界級的「世界仔」公關技巧,除了要天份外,也是要長時間的鍛鍊才能做到。
馬時亨上任只一個月,就多次帶同高層出席活動和見傳媒。那次海洋公園站的BBQ,所有港鐵的總監都有出席,還分坐多枱,各人要直接和傳媒寒暄打交道。有港鐵公關說,總監們這麼齊人出席傳媒聚會,是極之罕見的。
管理人員愈貼地愈吃香
雖然港鐵說很多高層都是真才實料的博士級人馬,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天生的「世界仔」材料,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懂得「吹水不抹咀」。不過這也說明了,現時做企業高層,起碼其中一項credential,就是能有效地engage持份者,及造好對外及對內的溝通工作。而要做到這點,起步點是收起高人一等的「離地」心態,或以blueblood的眼睛去看別人。其實只要隨和一點,已經很容易和持份者打成一片。雖然像港鐵這類大企業,有清晰的架構、階級和red tapes,不過在全球delayering和decline of hierarchy的潮流下,愈「貼地」的管理人員,應該會愈來愈吃香,亦有更大機會能駕馭複雜的難題。
而且在兩極化的社會和充滿矛盾的環境裏,很多時直接溝通是化解誤會和恩怨的最佳方法。
例如很多人在網上筆戰時會吵得面紅耳赤,又要斬又要殺,但只要碰一碰面,雙方已經可以消了一大半怨氣。所以主動出擊去「Engage、Engage、再Engage」的溝通策略,可能是這個快速多變和持份者眾多的年代,較為有效的策略之一。
港鐵的多個爭議還在發酵中,當中涉及很多深層次矛盾。要化深層為淺層矛盾,甚至最終化解難題,除了要有良好的公關和溝通技巧,以協助取得大部分持份者的「最大公因數」外,當然亦要有足夠政治能量去擺平不同派別團體,更要兼顧情、理、法。而且較為高調的公關策略也不是沒有缺點的,以前也有高調的backfire個案,亦有機會講多錯多,或被批評為愛做?而不做實事。但無論如何,馬時亨式的公關策略起碼比前任「貼地」,亦樹敵較少。至於實際處理難題時,他是否能拿捏出一個好的平衡,協助港鐵拆解一個個的政治炸彈,不妨再觀察下去。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