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失敗地面對成功成功地面對失敗 《信報》

當好領袖的代價,是當你成功時要把功勞歸於團隊,但失敗時卻要將所有責任都自己扛。而多厲害的領袖,也總會有幾次跌得特別痛的失敗,和有些抹不去的污點。如何看待成功與失敗,往往就決定,未來會出現更大的成功,還是更慘痛的挫敗。
勝不驕敗不餒,說很容易,但不撞過兩、三次大板,很難悟出箇中的真諦。撞過大板的,包括我年輕時的偶像,及最欣賞的控球後衞湯馬仕(IsiahThomas)。先說說他的榮譽,身高6.1呎,體重180 磅,在NBA 場上,絕對是「袖珍」。但他13 年的職業生涯,拿過兩次NBA 總冠軍指環、12 次入選明星賽、每場平均得分20 分和交出近10 個助攻等成就,讓他入選NBA 名人堂, 成為史上其中一名最偉大的控衛。
欠缺身材的湯馬仕,靠着精湛的技術和靈活的腦袋,不單能在比自己高兩個頭的球手間鑽營,還能帶起全隊波,成為籃球場上的矮小巨人。頂尖的運動員,通常有過人的自信。沒有這份自信不可能成功,但有時這份自信卻會成為他們的盲點和弱點。1987 年的NBA 季後賽,就出現了湯馬仕職業生涯的最大挫敗。
4秒間活塞慘被淘汰
1987 年對湯馬仕效力的底特律活塞來說,原本是很光輝的一年,因為球隊16 年來首次打入東岸決賽,對着有「小鳥布特」(Larry Bird)助陣的波士頓塞爾特人。活塞原本形勢一片大好,更可說是取得半張NBA 總決賽的入場券,很大機會是歷來第一次打入總決賽。當時兩隊場數打成2 比2 平手,第5 場比賽在波士頓主場進行。比賽戰至末段仍鬥得難分難解,只是一分上落。主隊臨完場時進攻失誤,令活塞取得控球權。大鐘只剩5 秒,活塞領先1 分又有發球權在手,可以說「冇得輸」,波士頓主場一片死寂,後備亦失望得抱頭掩面,心想大勢已去。而如果這次能在波士頓主場勝出,活塞就能帶着3 比2的優勢回自己主場打第6 場,把塞爾特人推到被淘汰的邊緣。
老練的活塞教練Chuck Daly 沒有被即將來到的勝利沖昏頭腦,這時本想叫一個暫停,好讓球員先冷靜下來應對這5 秒。畢竟大鐘未停,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相反,年少氣盛的湯馬仕,並無理會教練叫暫停的指示,亢奮地手執皮球跑到邊線開球,結果就出事!在五個身位外的布特,像一頭獵豹般緊盯着皮球,看準了傳球路線,突然從盲點跑過來,把球截了!
而且再冷靜地在自己跌出界前,轉身把球傳給後上的莊遜上籃得分,4 秒間反敗為勝!活塞就是這樣,在自己的領軍人物的錯誤下,由打入決賽,變成慘被淘汰。評論員以CardinalMistake(終極失誤)來形容湯馬仕的這記傳球,這成就了布特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次截球,卻是湯馬仕最痛苦的挫敗。(片段可在Youtube 找來看。)
多少次你和我也像湯馬仕一樣,和成功只差一線,但就是因為未能沉着應對,就是因為太自信,只差一步就滿盤皆落索,讓垂手可得的成功失敗地溜走?而且還敗在自己的專長上?而且還是低級錯誤?而且還拖累了整個團隊,在事業上留下難以磨滅的污點?
面對這重大的挫敗後應如何自處?選擇黯然離開,讓陰霾伴隨一生,影響往後表現?還是在那裏跌倒,就在那裏再站起來?這也是說比做容易,面對着千夫所指、媒體的批評和球迷的冷嘲熱諷,以及自己的罪咎感,歷史上很多名人都一蹶不振。
不過能進入名人堂之輩,都是能成功地面對失敗的人。痛定思痛的湯馬仕在往後的1988 年,帶領活塞創出球隊勝仗紀錄,以及在東岸決賽擊敗塞爾特人,打入NBA 總決賽。雖然這次敗了給洛杉磯湖人,但湯馬仕和活塞都已經成熟了。之後終於1989 年,活塞在總決賽橫掃湖人4 比0 奪得總冠軍,還能在1990年以大熱姿態衛冕。
最後,對於湯馬仕的成功,也不可不提一點,就是活塞老闆的支持。如果不是老闆的信任,和願意加「班費」簽入和湯馬仕合拍的隊員,活塞那段光輝年代也不會降臨。正如沒有足夠人手和資源調配的領袖,就算懂得飛天,也孤掌難鳴。但話說回來,就算有天時、地利、人和,你又有沒有像湯馬仕,能駕馭洛文和Bill Laimbeer 等這群「壞孩子」的領導能力,和爭勝的決心?

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