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1日 星期四

正能量膠爸 《am730》

人不可以欺少年窮,風也不可以隨便笑她們弱。當「天鴿」還未成形時,太太很擔心,「我們飛那天最接近香港!」我還很淡定,「3號風球威力,應該飛到啦!」然而天鴿不單令數百班機取消,破壞力更可收入史冊,其餘的已不用多說。

不幸中之大幸是Asiamiles的客服算貼心,兵荒馬亂,又是暑假高峰之際,總算很快解決了一家人的機位問題,是值得讚的。雖然部分酒店和租車報廢,但比起很多人,這只是微不足道。而且這次經驗,足以讓小女切身感受到,颱風不是值得高興和期待的東西,這是錢也買不到的教育機會。

原本女兒很期待這次旅程,之前不斷提及又經常問究竟何時飛,所以當她知道因風暴航班取消,難免很失望。但相信以後當風暴來臨時,有過失望記憶的她會有多些同理心,不會為一天半天假而期待8號信號和黑雨到來。同理心有時是要些經歷換來的。

以前的人把我這種心態稱作阿Q,現時有人就叫作「正能量膠」。膠者,總愛自欺欺人地自我感覺良好。不過我反而覺得,在香港這個高壓環境下,愈能夠以正能量心態去抵受壓力和逆境的父母,才是更強的父母。因為香港實在有太多常設和突發的困難迫家長面對。如果自己都不能保持正向心態,就更難讓子女在比較正常的心理狀態下成長。

因此小弟以後會繼續盡量以正能量貓爸的心態,在這裡分享和交流育兒的甜酸苦辣。

2017年8月26日 星期六

思考、等待、刻苦 《Mameshare》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只說對了一半,幸福的家庭也可各有各的幸福感。有人每月買新手袋才覺得快樂,有人兩口子一起奮鬥一起捱就已感滿足。我們都想找到幸福的竅門,也想有本教人找幸福的天書,跟著去做已可無憂過活。但事實上難唸的經就家家有本,幸福天書卻無處可尋。幸福,正如很多東西一樣,沒有「quick fix」。

育兒也沒有quick fix。類似「教出高材生的9種方法」、「成功父母的11法則」這些quick fix書籍可作參考,但你栽培出牛津劍橋孩子的方法,其他父母很大可能用不著。簡單地歸納事情的因果關係,更可能倒果為因。反而有些基礎,如果打得好,孩子能成才的機會就很可能高一些。

上篇提到的小說《悉達多》有這樣一段:當悉達多被問到他有甚麼長處時,他回答說,「I can think. I can wait. I can fast.」(我能思考、我能等待、我能斷食。)細心想想,這已可能是人生能成功的三大秘訣。思考不用多說,能多思考的人,總比不愛思考的人優勝。至於能等待或忍耐的能力也很重要,相信很多家長都明白delayed gratification(延遲享樂),是做大事的重要能耐之一。因為做大事的人往往能韜光養晦,等待最佳時機出擊。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我就不詳述了。至於斷食,不是孩子飢饉幾天這樣極端,如果有讀過這小說的,應理解作者所指的不單是食物,而是能夠吃得苦。如果能夠克服飢餓、能戰勝原始的慾望、能夠刻苦簡樸,就不會輕易在些少利益前瞬即投降,也不易墮入陷阱的引誘和深淵。

思考、等待、刻苦,只是六個字,但自問三方面自己都有極大的改善空間,而培養子女這三方面的修養則比改進自已更困難。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卻又是對子女成才極重要的六個字。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怎去想和怎樣想 《Mameshare》

子女要博雅,家長應先博雅己身。多看書、多思考、多充實自己,總好過單靠家長WhatsApp群組來接收資訊。我不喜歡寫「讀書報告」,但很想說說一本在二戰後影響力很大的小說――Hermann Hesse的《Siddhartha》(悉達多)。這本哲學味小說,對育兒亦有些啟示。
很多人讀過這名著,小說不算長,也不算艱澀,未讀過的不妨花點時間讀一讀。相信不同的人,讀著小說主人翁悉達多追求生命答案的故事,也會有不同的領會。故事我不詳述了,只想說其中一段,悉達多和好朋友分道揚鑣,原因是好朋友認為,只要能跟隨得道的智者學習,就可找到生命的答案。而悉達多就堅信,生命的答案是不能教的,必定要自己去領悟,自己去修學回來。
養育子女其實亦要好好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怎樣想」(What to think),和「怎去想」(How to think)的分別。「怎樣想」是我們把很多事情都設定好一套答案,然後灌輸給孩子。「怎去想」是傳授他們一套思辯方法,引導他們以自己的想法去解決問題。如果學術上多思考的學生,會比背誦答案的學生優勝的話,那麼在人生道路的問題上,能以自己的想法去過活,能靠自己的經歷悟出生命答案的孩子,也應該比起只是凡事跟隨父母想法的孩子快樂。
再說,父母依自己的目標和既定框架培育子女,就算本身是高材生或成功人士,孩子最多亦只能去到父母框框的界限。但如果放手他們自己找去路,他們的upside可以是無限的。最終他們能到達的高度,也往往教父母意想不到。「Children will learn when they are ready to learn, not when we’re ready to teach them.」(當兒童準備好學習,而不是當我們準備好教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學。)
《悉達多》小說中還有一個點子想分享,留待下回再談。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應付別人之前先應付自己 《信報》

公關朋友們喜歡請有傳媒工作經驗的人傳授和記者打交道的技巧,當所謂的「盲公竹」,做media training。雖然公關,特別是傳媒出身的,本身都有滿肚理論和經驗,但找個媒體人來做training,老闆和同事都覺得更有說服力,也讓受眾更有安全感。
據公關朋友給我參考的資料,很多這類的工作坊都有一定的實用性,所提供的資料和實例亦算很貼地和詳盡,由新聞機構的日常運作,到不同類型記者會或突發情況的應對,再配上情景模擬演練,對初次面對傳媒的行政人員來說,應該有一定的幫助,亦可以加強他們對傳媒的了解,方便雙方各取所需。就算不達致雙贏,也可避免雙輸。
和公關朋友吃飯談起media training,他們問怎樣可再做好些,我則認為很多人做完培訓後,可能會像上完面試班的學生一樣,跟着一套方程式去應對,可能穩陣,但就未必太自然。而不自然的原因,有可能是源自本身的性格和心理質素。而這方面卻在很多培訓中被忽略。
PDP性格測試
當年科大MBA開課前,每人都要做一個叫PDP的性格測試,把學生分為五大類人:tiger(老虎)、peacock(孔雀)、owl(貓頭鷹)、koala(樹熊)、和chameleon(變色龍)。顧名思義,老虎的性格強悍、不易妥協、野心大,他們效率高但太霸道易惹反彈;孔雀就處事圓滑、愛與人溝通,雖然善於交際,但又予人說多過做的感覺;貓頭鷹固執、緊跟本子辦事,做事不易出錯卻又冷冰和死板;樹熊沉實和善,他們關顧別人感受和愛當和事老,不過又議而不決;而變色龍就適應力強、變通快,但又會被批評沒有原則。這個測試有多年歷史,據聞準確度很高,有助參與的人了解自己,也方便商學院把學生分組。有了這個測試,就可以把不同性格的人編在一起,互相取長補短。
如果不是這樣編,試想想同一組人如果全部是老虎的後果會如何?要強調一點是,這裏沒有任何一種性格比其他性格優勝,只是不同性格的人會傾向以不同的方法去理解和解決難題,而且每一種性格的人都能成為領袖,雖然出不出色就見仁見智。喬治布殊和特朗普是老虎;甘地是樹熊;克林頓是孔雀等。大家不坊再想想古今中外的偉人和政要,大概是什麼類型的人。
小弟當年做完PDP測試後,收到一份頗為詳細的報告,對自己了解深了之餘,也覺得結果十分合理。當然不是每人都要做PDP才可以了解自己,有人可能愛研究九型人格,有人什麼都不做已對自己十分了解。最重要的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知道什麼長處可以多加利用,什麼缺點又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災難。簡單來說,老虎性格的人,喜歡硬碰硬,面對尖銳或帶挑釁性的問題亦較易沉不住氣,這就可能正中下懷,把好事變壞事,或把危機加深。相反,樹熊性格的人,又可能會過度退讓,明明不是自己的責任都over apologizing。孔雀就雖然溝通能力強,但又可能太「大口」,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又或者說完一大輪後未必能deliver當初的諾言。
如果清楚明白受訪者的性格和心理質素,當然較容易預備,但要接受傳媒培訓的,多數也未必是太有驚驗,也未必和相關的公關人員有太深的了解。所以如果問我,小弟會建議無論培訓的範疇是什麼,也值得花些時間,因應各人的性格,調整部分培訓內容。
除了傳媒培訓,其實很多事情,了解自己都比起了解對家重要。最後我不知道公關朋友們接受了多少我的提議,還是認為這樣根本不可行,至少我就賺了一頓午飯。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做個博雅的孩子 《Mameshare》

上回說到在新時代,家長重視STEM之餘,也不應忽略人文學科的重要。當然也要看孩子的興趣和天份在哪裡。在資本主義社會實際一點無可厚非,不過看風駛艃式地育兒,往往會「追車尾」。培育兒女要十多二十年,但現時吃香的職業十多年後未必再吃香,而且很多二十年後工種很可能還未出現﹗
女兒有次問甚麼時候可以學駕車,心想她長大後大多數汽車已可以自動導航,除非當駕駛是嗜好,否則一般人已毋須學駕駛了。事實上想像得到、或想像不到可被電腦取代的工作,遲早也將會被取代。有報道指自動化是很多低技術職位流失的主因,但其實很多高學歷的入門職位,也正被人工智能代替,朋友說一些跨國律師行已開始以人工智能草擬法律文件,這將大大節省見習生和基層律師的人力需求。
不過在可見將來,人類某些方面仍難以被取代,包括所謂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技能,例如創意、同理心、溝通能力等等。人工智能「客服」雖已能和客戶自如地「聊天」,自動收發電郵也難度不大,但始終密切的關係還是要人來培養和維繫。所以好的公關,和要靠關係網去解決的工作,還不可能由機器代替;而同理心這類抽象的概念,暫時最聰明的電腦也難以理解和駕馭,但同理心卻又對了解客戶、同事、甚至是對手都十分重要,往往也是成敗的關鍵;至於創意工業,雖然電腦已能作曲甚至寫作,但創作人所受的威脅暫時仍未算太大,起碼暫時電腦專欄作家還未有市場。
博雅教育是要「浸」出來,也是要給予空間去發展的,很難設計出一個「雞精式」的補習課程去教小朋友怎樣博雅。以創意為例,不是看甚麼甚麼書或讀哪間學校就能讀出創意。同理心和溝通能力亦一樣,是要去摸索、去累積、甚至是要碰過釘才會學懂的。
基本功是必要的,能為子女打好語文基礎,加強他們自學能力,再鼓勵他們多看小說,或不同類型的書本自然好,不過也是小學以後的事。當孩子還小,父母不如多和他們一起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去博物館、看展覽、圖書館,讓他們多「無意識地」(unconsciously)吸收和感受這個世界。孩子是好奇的,父母就盡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吧。就算自己不懂的東西,要在互聯網上找答案也應該不難。例如女兒問我象棋是怎樣來的,我也要周圍找答案。
但說到最後,如果父母本身不是太博雅,子女要學好博雅就確是有點困難。所以各位家長,就由今天開始,我們都多點重視Liberal Arts吧。

2017年8月6日 星期日

學STEM不如讀哲學?《Mameshare》

某社交場合認識了一位旅居新加坡的芬蘭人工智能專家。由於孩子正在新加坡讀書,他是少有對芬蘭和新加坡這兩種南轅北轍的教育方式都有第一身體會的人。他說有人覺得芬蘭式教育太放任,六歲前基本上只是玩、玩、和玩;而新加坡的小朋友,六歲就已經懂很多生字,連加減乘除都已全懂了。人工智能專家說小朋友腦袋像海綿,自小就能吸收海量知識,但他認為幼兒階段應多「無意識」地(unconsciously)「吸收」四周環境資訊,而不是像新加坡的孩子,「有意識」地(consciously)「學習」語文和數學等硬知識。專家覺得就算是海綿,都應吸收和年齡相稱的東西。
 
但到底哪種教育方式好一點?他承認自己不是搞教育,很難簡單地以二分法歸納,反而以行內人身分說,太早灌輸所謂STEM的知識,未必等於贏在人工智能的起跑線。他的看法和最近《哈佛商業評論》一系列文章的看法相若。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之快,遠超專家早年的估算。為孩子未來著想的家長,自然想早點學習電腦知識,甚至有小朋友讀幼稚園時已開始學編碼(Coding)。不過《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指出,如果還以「職業需要」為本去教孩子,很可能已不合時宜。以編碼為例子,這類「高技術性」的工作,以往確實需要專業訓練,但現時已經能由人工智能代行。 其他的高技術型工種也面臨同樣命運。
 
未來做領袖不著重於懂甚麼技能,反而如何擴闊思考領域、如何更貼近人性和有同理心等「軟技能」將更為重要。懂得問正確問題的人,將比起懂得答問題的更吃香。從這方面來看,把人文學科如文學、哲學、歷史讀得融會貫通,或許比起學寫程式和練心算,更加應該受重視。事實上,很多改變世界的科網公司領袖,背景都是來自人文學科,例如阿里巴巴的馬雲是讀英文的;YouTube的沃西基是唸歷史和文學;Airbnb的切斯基,就是主修藝術的。
 
不是要比較STEM和人文學科哪邊較重要,因為兩者根本並不對立,只是分科再不用「分得那麼細」。事實上在人工智能時代,選甚麼科將不會再那麼重要了。
那麼家長們可以如何擴闊孩子的視野去備戰未來呢?是否讀多點人文科學或哲學就可以?下一篇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