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量出為入」的思考模式 《信報》

找舊同學Edward 聊天,是因為他的私募基金投資了些看來較冷門的生意,包括底特律的電動跑車廠,和一間位處工廠大廈的「水耕農場」等。我想「八卦」,又想偷師,看看做慣「deal」的人,是如何決定是否去馬。
例如那間水耕農場,確實符合解決未來世界糧食問題的概念。或許十多年後會成為主流,不過這刻還沒有太多前人做過這門生意,沒有太多參考數據,風險大嗎?
「不算太大!今時今日,一年內預計不能會回本的生意,我們都很少會投資。而且這是一們可以『爆』的生意啊!」Edward說。
原來坊間已經有些中高檔餐廳,由這間水耕農場供應蔬菜,因此起碼有穩定客源,計起數來就容易很多。降低風險的最佳辦法,是徹底做好研究,和有穩定的現金流。
但喝了兩口Lychee Martini和吃了兩件精緻的Tapas後,這位舊同學很快就對如何投資賺錢這話題失去興趣。他說,以往總是九成時間賺錢,一成時間用錢。為了賺錢也付出過很多代價。現時希望花多點時間做些回饋社會的工作。
創業創善同時進行
我問他是否賺夠錢上岸了。他說錢沒有足夠這回事,大部分人,包括以前的他,也認為應該先賺夠錢才去享受人生,然後才去做些慈善工作。這觀念是很有問題的,除了錢不會有賺夠的一天外,我們也不知生命的盡頭何時出現。所以賺錢、花錢和回饋不應是先後發生,而是應該同步進行。以便我們可在有生之年,享受到花錢和行善的滿足感。
Edward 現時大約一半時間想辦法賺錢,另一半時間就是搞他的慈善事業。最主要是把受助者的需要和善長捐錢的誘因連成一線,讓捐款發揮最大的效果。他以遊說別人投資創業的技巧,四周叫朋友加入成為「創善者」。
「有個項目叫Chicken Soup,一年捐出28.5 萬元,就可以資助六十名貧困學童,每星期六天的補習費和餐費,對這群學童未來的人生影響很大。」有響應捐款的舊同學說,比起拿這筆錢去旅遊購物,幫助到六十個學童的滿足感大得多。
本以為可以問多點做生意的心法,沒有想到話題變成如何做善事。不過,那「花錢及回饋社會,不必等賺夠錢才進行」的論調,卻讓我思考了良久。
以往無論是上一代的智慧,或是財經台的理財訪問,都說要量入為出,把收入好好分配,應花才花,還必定要積穀防飢。這想法雖然是對,但同時也局限了自己想做的事,結果可能什麼也做不成。例如一年要捐出20 多萬,不是很多人可以負擔。你可能會說,到了一天能年賺200萬元,就可以捐這筆錢了。但到了年薪200萬時,供樓、供車、供養子女開支也同時上升了,又推到年賺300萬時才去捐出這筆錢……如此年復一年,何時才可達成,資助六十個學童改變他們命運這夢想呢?
曾經有一則廣告口號是「想做就去做」,後來因受到批評而改為「應做就去做」。這雖然是鼓吹「隨心所欲」的市場策略,但在某些事上,本着這種心態也不是全錯的。我們有很多想做的事,如果都要等「賺夠錢」才去做,要等老闆升了我職,加了我人工才做,難道我們的人生,就是被上司或公司框住了?
有些人,可能包括你的上司,可能就此一生在他們的崗位上「行人止步」,難道你就甘心被這些職場心態上「行將就木」的人限制着?
更大的前進推動力
我們不應再被其他人、其他的限制或藉口,去掌控着我們應如何追尋夢想、如何花錢和行善。而是應該想,要達到我們想過的生活和目標,需要多少資金,然後努力去找回來。如果現時收入不足,上司給予的機會不多,或行業的前景根本暗淡,就應要想想轉工、轉行、甚至創一番事業,而不是坐着等賺夠錢的一刻來臨,等人事部傳來的升職信等等。
簡單來說,這可說是「量出為入」的哲學。不是有了資金才想做什麼,而是想好了做什麼,就努力去尋找資金。這不等如先洗未來錢,而是為自己提供更大的前進推動力。舊同學說,努力投資找機會,不是為買Maserati、不是為了飲82 年的Krug香檳,而是想看到自己創造的慈善事業,造出成果。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或許你的夢想不是慈善或回饋社會,是什麼也不要緊,今天起就先踏出第一步,不再守株待兔,讓機會溜走,到頭來空餘遺憾。

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