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3日 星期五

平衡控制心理健康點 《Mameshare》

有朋友怕自己孩子變成港孩,不單凡事依賴父母,還會把失敗的責任歸咎其他人,或抱怨自己運氣太差—學業成績欠佳是因為老師教得不好;輸了球賽是被球證針對;其他比賽落敗就因為不夠運……總之所有問題都不是自己問題,所有的錯都是社會的錯,而別人之所以成功就在於出身好和夠運。在「控制點理論」(Locus of Control)中,這類人是強的「外控者」(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一旦失敗了,就會顯得無能為力,也覺得沒有所謂,毫無鬥心要幫助他們也十分困難。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現時普遍得到良好的栽培,資源亦較為充裕,直昇機家長也愈來愈多。如果甚麼事都有家長代為出頭,孩子的確比較容易變成強外控者。他們較容易認命,傾向不願接受挑戰,也愛推卸責任。可想而知也較難有一番大作為。

因此有遠見或要求較高的家長,會想辦法自小培育出一個有強「內控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特質的孩子。內控者愛把成就與努力掛勾,萬一成績未如理想,或在比賽中落敗,他們會歸咎自己不夠勤奮和練習不足夠,而不會找外來因素來為自己開脫。而當內控者得到好成績,成功的經驗又會鞭策他們更加努力。即是強的內控者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可以是推動下次做得更好的動力。

家長很自然喜歡孩子成為一個強的內控者,很多學校亦強調自強不息的重要,希望孩子成為Best of the best。不過凡事太過傾側於一邊都是危險的。雖然喜歡找藉口的外控者好像會一事無成,但也不要迷信內控者就等如成功。太強的內控者,會期望、和設法去控制大部分事情,甚至想控制其他人,令其他人都像自己一樣努力。但世間有太多東西超乎人的控制範圍,成功亦確實有一定程度的運氣因素。正如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方式健不健康,但卻沒可能控制疾病何時來襲。

作為一個有智慧的家長,就會明白強的內控者較難會快樂,亦較容易有焦慮和可能出現社交的障礙。所以最好是孩子能平衡內控和外控,在相信自己努力可帶來改變的同時,亦要明白不是一切都可以控制在手裡。其實家長自己如果能夠學習放手,適當地放鬆自己的控制欲,何嘗不是改善心理健康和親子關係,與及家庭和睦的關鍵呢?

「平衡」根本是家長們要牢記的詞語之一。

2018年2月22日 星期四

給她一個目的 《am730》

今天是初七人日,先祝各位新年進步,萬事如意!

弟弟只有50天大,出門要大費周章,所以這個農曆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裡過。但多了一個人的家卻熱鬧得多,我也多了和女兒溝通的時間。她才剛6歲,說話卻比想像中成熟。很多不該是她年紀說的話竟會出自她口,例如說「細佬這麼可愛,你們必定疼他多過疼我。」聽到類似的話我和太太一時間也不懂回應。不過家姐也比預計更懂事和愛護弟弟,讓我們很安慰和感動。

觀察兩姐弟的相處,也令我更相信給孩子一個目的(purpose)或使命感的重要。其實為了減輕弟弟到來對家姐造成的妒忌心,我們已凡事盡量以家姐為先,但多了一個嬰兒,始終會分薄對她的關注及疼愛。我們於是就給她一個使命,要求她分擔照顧弟弟的責任,而她亦欣然接受。女兒性格比較活潑和不拘小節,她照顧弟弟時我們自然更要多加留意,但自此她真的凡事都想出一分力,經常說要抱弟弟,又幫忙為弟弟洗澡和換尿片等。老實說她並沒有真正幫輕我們,但看到她認真幫忙,內心又覺得很溫暖,而且有時她和弟弟說話談天,卻又真是比起奶咀更能安撫他,十分有趣可愛。

小孩子和大人一樣,也需要一份存在感,需要覺得自己有用處和有目的。如果能讓孩子有多一重目的,相信比起以物質獎勵更加滿足,同時亦是緩和很多負面情緒的良藥。但願作為家長的我們,能更有智慧地為孩子找尋其他方面的目的與使命。

2018年2月16日 星期五

家長不能忽視的盲點 《Mameshare》

除舊迎新,新一年家長自然想小朋友沒有大病痛,能夠全副精力應付學習上的挑戰。但要減低孩子的健康風險,家長本身可能也要作些改變。

我相信絕大部家長都想孩子身壯力健,也必定會為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但甚麼才是最佳選擇呢?打不打疫苗是一個選擇;有病去不去看醫生是一個選擇;是否依照醫生的用藥處方和治療方案也是選擇。不是說凡事必定要百分百相信某一兩位醫生,也不是說藥廠就是百分百可靠,但家長作出任何決定,特別是有關孩子健康的決定時,卻有必要避免被先入為主的偏見控制自己,也不要被親子群組的朋輩壓力動搖,更不要被自己的盲點所蒙蔽。

從前陣子的疫苗爭議可以看到,是否能作出理性選擇和根據已知事實作出決定,未必和學歷高低有關。事實上高學歷家長因為某種偏見和執著而延誤治療,影響孩子健康的事件也時有聽聞。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固執和偏見,先要明白大部分人的天性是直覺(Intuition)先行,而理性(Reason)往往是在直覺作出了決定後才找來理據護航。這是人類經過千萬年進化的自我保護天性。直覺得多時都讓我們能很快速地作出決定,不過我們就要提防當直覺認定了某些事情後,理性亦很自然會根據直覺的決定,放大支持直覺的理據,而忽略相反的意見,就算那些相反的意見較為科學或來自權威專家。

如果當中牽涉到家長的自尊與Ego,情況就可能更嚴重。因為這可能讓人們為了維護面子,更刻意地否定和自己相反的意見和論據。簡單舉個例,有些人可能因為一些先入為主的資訊,直覺地覺得醫學界和藥廠會狼狽為奸,不斷呼籲人打疫苗只是為了謀取暴利。但即使業界有害群之馬,也不能因而全盤否定疫苗的保護作用。事實上報讀幼稚園已要交針卡副本,很多外國學校亦有嚴格的疫苗接種規定。遺失了針卡的學生,很可能要重新打過所需疫苗才能入讀。難道幼稚園和這些學校又和藥廠有交易?

當然醫學權威也未必甚麼事情都對,但在孩子的健康問題上,醫學專家的建議,肯定遠比起藝人和親子群組的訊息可信。家長們為孩子做任何決定前,必定要更加虛心和提高警惕,多以開放的態度去接收不同資訊,不要被人性的弱點及偏見影響自己,作出不理性的決定。

祝大家家庭和睦,小朋友健康快樂,學業進步﹗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誠實才能抗壓 《am730》

今時今日學生壓力大已不是新聞,甚至曾有報道指過半中學生有抑鬱徵狀。如何讓小朋友過一個快樂童年,是很多家長最關心的議題,而怎去平衡快樂童年與考試測驗成績,則是不少父母最大的矛盾。壓力是發憤向上的動力,還是把孩子拖下深淵的毒藥因人而異,亦視乎家長的處理。
 
即使名校高材生,品學兼優和文武相全也不一定抗壓能力高。曾經和母校的老師談起學生的抗壓力,他說正因現時的學生經常獲勝、時時第一,反而難以處理一旦落敗的失落。相反有些沒有期望的學生就沒有甚麼壓力,但家長又怎會想自己兒女是個一事無成的「零」呢?

適當的壓力和學習抗壓是成長必經。個人認為最有效的抗壓方法是誠實。首先不要迴避自己和孩子的壞習慣及負面情緒。好習慣不能蓋過壞習慣,很多人就算有很高的成就,最終都是給一、兩個壞習慣拖垮,因為「you're only as good as your worst habits」。同樣道理,刻意製造正能量與成功的亢奮,也不能中和負面情緒和壓力。如果不去正視,一次較嚴重的負面情緒和突如其來的壓力就能把人拖進低谷。

要迎戰,就要誠實承認自己的不足,正視最大的壓力來源,理性去面對和想辦法減壓。這不是讀兩、三本心靈雞湯書,或多看勵志故事就能達到的境界。家長應緊記,口邊經常掛著樂觀二字,未必就能產生堅強的意志和心靈,只有誠實面對失敗和不斷鍛煉,才能加強孩子的抗壓能力。

某小學最近舉辦「失敗周」教學生面對失敗,或許是一個好開始。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奶爸的滿足 《Mameshare》

要獲得某種滿足感,必定要付出過相應的努力和經歷過當中的過程。橫財或暴富相信會令人感覺良好,但卻不會有白手興家、靠經營致富帶來的滿足感。同樣地,就算有能力多請幾個陪月和外傭來照顧初生嬰兒,也不會及親手把骨肉照顧得貼貼服服來得滿足。

小兒滿月不久,這個月來我們又接受多一次照顧初生兒的洗禮,即是每晚都不可能有連續的睡眠,而是要在睡得最酣甜、被窩最暖的時候起床,餵奶、掃風、換片,不斷循環。何時要起來和每節可以睡多久,也不是控制在自己手裡,而是看看身邊那個「人肉鬧鐘」甚麼時候叫喚你。

大部分時間當然是太太先作出反應,我只是個執頭執尾的輔助角色,但這個過程也足以讓人沮喪。這雖然已不是第一胎,但大部分時間我仍然不知道這個一個月大的小伙子的小腦袋究竟在想甚麼,是吃夠了,還是未夠飽?是掃完風了,還是仍谷著道氣?是不舒服,還是有甚麼服務不滿意的地方?總之在你最疲累的時間,他的眼睛就睜得最大;在你最想立刻睡去的時候,他就發出令你不知所措的哭聲或怪聲。

然而往往在你最沒有把握和患得患失時,如果能完成任務,所得到的滿足感卻往往是最大的。在眾多手忙腳亂的晚上,有幾次能夠在半小時內,甚至15分鐘內,餵完四安士奶,那種滿足感,肯定比完成一本六萬字的書更加大﹗

滿足感這種東西,多多錢也買不到,卻是支撐父母們最大的動力之一。沒有那可愛的臉加餵奶掃風的成功感,沒有可能讓已一把年紀的爸媽,撐過這令人身心俱疲的幾個月。其實這些日子雖然辛苦,卻是稍縱即逝,我們又怎能假手於人?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孩子不同怎麼辦 《am730》

做了兩個孩子的爸爸,自然多點擔憂和掛慮。很多時擔憂或恐懼可以是人的推動力,亦是商人及政客推銷的有效策略。間中瀏覽親子圖書或閱讀親子文章,有些愛以「孩子不XX怎麼辦」為題,例如孩子不吃菜怎麼辦、不專心怎麼辦、不聽話怎麼辦等等,總能吸引家長的眼球。
 
大部分這類文章有一定閱讀價值,起碼提供一些方法給父母參考去解決難題,或最少找到些心靈安慰。不過很多時孩子不做某些事未必等如不正常,或必定要設法改變。每個小朋友都獨特,有自己的愛惡,也會有不同的成長速度,有時不用太介意和別的孩子的不同之處。例如有些家長擔心,為何朋友的子女未到2歲就戒了尿片,自己的孩子卻遲遲未戒。為甚麼別的兒女已懂很多字詞,自己的孩子又未懂。很多時孩子會受朋輩影響,不願戒片的小孩入讀幼兒班,和同學一起排隊上洗手間,上多兩天就能自然會戒片;認識一些讀書成績超凡的成功人士,也是小學後才開始學寫字。

除非是較嚴重的行為或健康問題,否則未必每樣事情都要緊跟別人,特別是學習上的比較。現時的孩子已愈來愈早開始學習各種技能或樂器,記得一次和男拔萃校長鄭基恩談及,他說大部分小朋友的音樂爆發期介乎8至9歲之間。3、4歲開始學和7、8歲開始分別不大,最重要還是興趣與毅力。

很多要懂的東西,遲早也會懂。很多成就也根本不取決於起跑線前後,而是在乎有多努力去跑。

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試論道德是什麼 《信報》


小聰明易得,大智慧難求。小朋友學業成績重要,但學習做人處事,做個有智慧懂判斷道德的人更加重要。智慧和道德很難學習與領悟,不是付錢上名師補習班或努力考上神校就能修到。事實上,當年讀MBA的其中一科必修科Business Law and Ethics,範圍也主要以商業法律為主,上完整個課程,有關道德的討論真是鳳毛麟角。看來在商場上,不去踩法律的界線,過得到Compliance,能合規地營商,大致上就已合乎最基本的商業道德。
社會上部分人愛批評企業缺乏道德和不負社會責任。線上線下,很多人亦愛一窩蜂地在事實也未弄清楚前就發表意見和靠邊,何謂道德根本很難說準。而且A的核心價值可能是B的社會禁忌。就算在同一地方,今天是潛規則,明天同樣的做法又可能出事,根本沒有什麼法則可言。一切除了和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有關之外,亦可能出於部分人的無知、與憎人富貴厭人窮的妒嫉心態。
討論道德,很多時順得哥情就必定失嫂意,因此有時除非有機會觸犯監管規例,又或者因為群情太洶湧而對業務造成比較長遠的影響,否則,大部分時間又未必需要對道德批判太過介懷。
不過,這不等於可以為了求財,而完全置道德於不顧,因為這樣最終也容易車毁人亡。然而,所謂企業道德,最重要是一套完善的監管制度及優良的公司文化。
企業文化比制度更重要
而公司文化又可能比制度更重要,好的公司文化,即使沒有人催逼或高層的監察,員工都會自動自覺根據公司良好的慣例做事,不會隨便越軌或踩界,亦不會因為外來因素或社會一些事件而輕易改變,更不易被社會上某方面的聲音或運動而弄得方寸大亂,被牽着鼻子走。
道德心理學家、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Jonathan Haidt在暢銷書The Righteous Mind討論為何社會上很多自視為「好人」的大眾,在很多問題上立場卻是南轅北轍,甚至互相聲討。Haidt的研究結果支持英國哲學家David Hume於200多年前提出的理論,就是人的道德批判主要來自Intuition(直覺),直覺批評了後,理性才會找原因支持直覺的決定:Reason is the servant of the intuition(理智是直覺的僕人)。所以很多時和朋友辯論道德、宗教或政治議題,都很難得出結論,因為人類經過這麼多年的進化,天生是self-righteous hypocrites(自認為高尚的偽君子)。
通過教育和一定程度的自省,或者可以認清自己是「born to be righteous, but we have to learn what, exactly, people like us should be righteous about」(天生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但我們要去學習,究竟應站在什麼高地)。這樣才可做個不易被直覺操縱的人。
如果想去改變別人的道德觀或價值觀,首先不應和他們理性辯論或直話直說,因為這永遠得不出結論,而是應慢慢改變他們潛在的直覺。這個過程的策略既因人而異,也絕對需要耐性。
既然理性辯論很難一時三刻改變別人的直覺,網上言論的節奏又快又難跟,胡亂花精力和資源去應付網上的「花生友」或「haters」,實在是很費時失事的。Haidt也說,除了一些極端主義者或原教旨主義者(Fundamentalist)外,絕大部分人的道德觀都是複雜又多層次的,很多時亦會自相矛盾和雙重標準。所以太重視別人的道德眼光和批判,面皮太薄,不單難以掌握主動權,很多時更根本無從入手和難以釐清問題所在。反而謹守公司的企業使命,做好員工培訓,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才是應對社會上愈趨多極化的言論和嘈音的最佳之道。
其他人批評不用太介懷
企業的道德規範是用來管理自己的公司,不必以討好別人為目標。有好的公司文化和管理,做好本業和提升競爭力,根本不用太過介懷其他人的批評。個人的道德規範其實也一樣,應該用來規範自身的一言一行,做好自己,不用理其他嘈音,雖然很多人愛以自己的道德規範,去規管別人,甚至作為攻擊他人的武器。
其實一般人如果已植入了既定的道德觀與政治立場,就很難理性地面對客觀的討論。所以與其讓自己陷入無結果的爭論,不如乾脆避開爭議的道德議題或緊貼公司的價值與使命而行,懶理片面與不理性的批判。反正很多「道德衞士」其實也未必明白自己批判的理據。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2018年2月2日 星期五

如果世界是公平的 《am730》

小朋友六、七歲開始愈來愈多疑問,亦經常駁咀。我覺得大部分時間小朋友駁咀都頗有趣,亦反映他們有思考大人的說話。家長包容多點,可能可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和轉數。不過底線是孩子會否目中無人、過分無禮,又或無理取鬧。

有一次叫女兒不要太揀飲擇食,她立刻回應說你們自己也不吃甚麼甚麼,不知好氣還是好笑。這些對答我覺得無傷大雅,不過如果她態度有問題,例如對外傭姐姐不禮貌或推卸責任,甚至講大話,就必須糾正和教導。和孩子討論的過程裡,很多時他們會拋出一句not fair!小女也在同學之間學到這個詞,不知她究竟明不明白甚麼叫公平,總之她就應用到和我們的對話裡。

這卻正是個向她解釋她有多幸福的契機。我說世界並不公平,但如果世界是公平的話,她會有這樣的生活水平麼?為甚麼香港小孩子個個都有書讀,很多地方的孩子連上學機會也沒有?為甚麼她每天有人接送到學校,很多孩子要步行個多小時才能上課?那個在零下溫度步行幾公里的「冰花男孩」是否更有資格說不公呢?

為甚麼她可以挑食物,很多地方的孩子連溫飽也成問題?為甚麼她生日有派對,又可以去日本旅行、去迪士尼、去海洋公園,而那麼多孩子卻因戰亂等原因四處逃難呢?

小朋友不是不可以挑戰成年人,孩子和家長辯論和講道理也很好,不過我也會教小女,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隨便把not fair掛在口邊。

不如先戰勝自己 《Mameshare》

家長圈傳來八卦消息,某名牌小學的一年級發生了件趣事:有個小朋友拿著一張紙,四圍問其他同學的測驗分數,誰願透露就送出一張貼紙。那個小朋友就是這樣,記低同學們的分數,相信用來比對自己的排名。

這雖是無傷大雅的小事,卻反映名校之間的同學(或者其實是家長)們的競爭何等激烈。只是一個約六歲的小一學生,如果不是父母指示,我相信不會懂得這些伎倆。但這樣做又有沒有考慮過代價呢?得到的資料有多大作用不得而知,但年紀小小已經植入了比較和競爭的思維已很不健康,因而影響孩子和同學間的純真友誼和正常社交遺害就更大。

有競爭才有進步,說的是良性的競爭,是克服自我、挑戰自己的奮鬥。如果小朋友自小就太過著重朋輩之間的競爭,視每天相對的同學為競爭對手,最大問題是會慢慢培養出惡性競爭的「冷戰思維」,視同學之間的成績比拼是有你無我的零和博奕,而忽視了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合作的、是可以交流的、以及一加一是可以大於二的協同效應。孩子亦可能會傾向視身邊的人為對手,多於可以一起合作的夥伴。試想不擅長和別人合作的人,甚至視之為潛在敵人的人,將來在社會打滾會面對多麼大的困難。

另一方面,你怎樣看別人,別人亦會怎樣看你。當你事事拿來比較,每每想著競爭,過多幾次之後,別人可能已不願和你分享自己的事情和學習心得,同學之間的友情和信任也必定蒙上一層陰霾。你又怎會和一個視你為潛在對手的人做朋友呢?又怎會當他是一個沒有機心的夥伴呢?原本小學校園裡的友情應該是最純真、最不計較的,如果因為無無謂謂的成績比賽而滲入了功利主義元素,實在是很可悲的事。

我希望事事要勝人一籌的家長,不要因為自己好勝心,而影響子女的健康成長。我們應該培育出堅毅和不怕困難的孩子,而不是只懂得和別人比較的老人精。孩子最該戰勝的對手是自己,希望那位吩咐孩子四圍問人測驗成績的家長,及早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