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6日 星期二

自信是甚麼

近年看NBA是難得的奢侈,斷斷續續看了幾場季後賽,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Stephen Curry果然厲害。他已創出季後賽投進最多三分球的紀錄,也帶領著金州勇士,成為今季總冠軍的大熱。看Curry打球很享受,他出手時的自信和控球時的創造性,還讓我想起那些年的Larry Bird。Curry所欠缺的,只是總決賽的洗禮。三分射手的「margin of error」很少,要準就必定要有自信,只要有些少緊張,出手時有些少患得患失,就沒有可能百步穿楊。愈怕射失就愈會射失,沒有自信的神射手是不存在的。
職場同樣是較量自信心的地方。最近一期《經濟學人》的博客文章指,要爭奪最「筍」的那1%的工作(即人工最高,前途最亮麗的那些),「有自信的精英」(Confident Elite)比起「認知力強的精英」(Cognitive Elite)吃香。大公司在「選秀」時,腦力比不上自信重要。因此培育下一代的自信心才是王道,也肯定比起不停催谷學業有用。但自信心不是說有就有,很多表面上很自信的人心底其實都很自卑。那真正的自信心是怎樣練成的?
努力練習,打好基本功,自然必不可少,像當年南韓的亞洲第一神射手李忠熙,據聞每天起碼射1,000球三分球。但我認為,Curry的自信,還來自他「周身刀張張利」。和很多偉大球員一樣,Curry可用武器很多,無論切入和分球都出神入化,被緊迫時能交出致命的傳送。能夠有氣定神閒,不被人看死的自信,是來自更多的選擇,是當一度門被封死時,還有第二、三度門可以打開。

看鏡子和看窗外的分別 《信報》

曾幾何時,一名演藝人在清談節目裏,說了「You are only as good as your last performance」,這發人深省的名句,及後被很多人引用。無論是藝人又好、作家又好、甚至企業家都好,「一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恒」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人們往往記起的,不會是陳年的豐功偉績,而只會是你最近一、兩次的表現。看看那些明星級領隊,無論拿過多少獎盃,只要一年半載成績滑落,立刻就成為開刀目標。球迷就是這麼現實,而世界就更加現實。
這句話也一直是座右銘。很多人以為,從事幕前工作,特別在大台做過幾年的,只要薄有名氣,有人認識,做什麼也會無往而不利。其實這或可帶來一些機會與某些方便,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那個人經常只是「looking in the mirror」,不能deliver,做不出成績,沒有實力做後盾,再大的名氣也只是一個殼,而且這殼褪色褪得很快。
不斷前進才能保持亮麗
只有不斷的追求,不斷的前進和求變,才能繼續保持這個殼的亮麗,才能繼續「借殼做事」。就算是已故的「蘋果教主」Steve Jobs,如果沒有那完美主義的基因,沒有那不斷把產品推到最尖端的能耐,他那個金漆招牌也一樣會褪色得很快。
Steve Jobs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他成名早,成名快,但跌得也很快。Becoming Steve Jobs的作者Brent Schlender,比較年輕時的Steve Jobs和大他三個月的Sun Microsystems 創辦人之一Scott McNealy。
Schlender形容,三十年前,被逐出蘋果的Steve Jobs就是只懂得「looking in the mirror」,但McNealy已經懂得「looking out the window to what the world really needed」。那時的Steve Jobs,雖然已經懂得以卓越的showmanship,在發布會推銷讓人「嘩﹗」一聲的新產品,不過那時他創立的NeXT電腦,華麗有餘,實用不足,和現時的蘋果產品有天壤之別。相反,McNealy明白學府和華爾街等用家的真正需要,Sun Microsystems生產的電腦產品實而不華,卻大賣特賣。那一刻McNealy還可以嘲笑Steve Jobs,因為他曾經完美地把Steve Jobs 「K.O.」過。
Showmanship能錦上添花,但"couldn’t stave off reality forever",不能化腐朽為神奇。沒有實用性和沒有需求的產品,就算由男神女神代言,也最多只能曇花一現。
人要不斷求變,不能一味吃老本,企業又何嘗不是?能夠在市場上經歷數年風雨而屹立不倒的企業,很多都有些王牌產品及服務,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但這些「Cash Cows」若不思進取,不與時並進,除非能以反競爭的手段壟斷市場,或受到不公平的制度保護,否則只會遲早被更先進的產品,或更好的服務取代。但把資金投進R&D,或走進沒有把握的新領域都很冒險。那不如穩陣一點,把賺回來的資金,買些房地產,按年收取穩定的租金,還能受惠於資產升植,回報幾乎肯定比不斷創新和發掘新業務為高。而且社會也好像只崇拜「高資產淨值」,又哪會管那些資產的來源,是靠創新食腦賺回來,還是以尋租行為或寡頭壟斷賺回來呢?對於那些努力不懈創業的企業家,特別是屢試屢敗、屢敗屢試的夢想家,大部分人更只會嗤之以鼻。
吃老本可以跌得很快
企業缺乏動力,或許就是香港競爭力下跌的原因之一。
本月發表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2015》,深圳取代了香港,在「2014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榜首。其中香港的「綜合增量競爭力分項指數」下降了14位,在全國只是排名第32。報告直指香港「守成有餘,創新不足」,過於着重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這五大產業,而對規模較小,新興但有潛力的產業關注不足,更缺乏新型產業的支撐。視野再放遠些,香港不但被內地城市超越,更被視為競爭對手的新加坡拋離。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的《2014年全球競爭力年度報告》,香港更加是十一年以來,首次排名跌出三甲,跑輸新加坡,位列梗頸四。
這一系列的報告,再加上香港近年在廉潔程度、新聞自由度及人權狀方面有所倒退,加起來就成為一個很大的警號,讓人擔心香港現時是否像一個只懂得「looking in the mirror」的過氣明星,經常看着鏡子,自言自語地重複耳熟能詳的,什麼優越地理位置,什麼高效透明政府和什麼自由市場制度等等,以為自己老本還多,還可以一直吃下去,而不是去「looking out the window」;還不明白人們只會看重你近期的last performance;還未知道過了氣的明星,一跌下來可以跌得很快,可以跌得很痛。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經管智慧 #經管錦言 - 看鏡子和看窗外的分別

2015年5月19日 星期二

危害地球的疾病

上星期翻《紐約客》雜誌,讀到一篇純粹搞笑的「偽新聞」,「報道」有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新疾病,這病能阻止人類接收一切合邏輯、經過驗證的知識。一旦染上此病,會變成「抗拒事實的人類」(Fact-resistant human),所有認知能力會廢掉,而且對證據愈強的事,抗拒性會愈大,讓有識之士和科學家束手無策。科學家不清楚阻止「病人」吸收資訊的機制,只肯定這類人將會危及整個地球。
這雖然是笑料,但只要隨便看看周邊的人與事,不難發覺很多人好像真是染了這病一樣,很難和他們講道理,如果你以根據嚴格學術標準做的調查和他們理論,他們會說你的例子沒有代表性;如果你說濫權既可恥又可怕,他們會說你小事化大,立心不良;如果你說到他們詞窮,有些人還會發自卑情結的爛渣,大聲反駁「讀得書多大晒呀?」、「讀得書多會發達呀?」、「你看不起我這些無學位的人呀?歧視我呀?」
書多不一定高人一等,所謂知識分子也充斥著敗類。很多Fact-resistant human,也正正是飽讀詩書之人。有人為了謀一己私利,故意指鹿為馬,還容易理解,但如果真是病入膏肓,連讀書人的眼耳口鼻都不能正常運作,就讓人憂慮。
反智和不講道理之風繼續滋長,社會師奶化、膠劇化,那就算GDP多高也好,都只會淪為國際笑柄,亦只會漸漸步向衰落。歷史也好像告訴過我們,當社會開始討厭理性知識,開始批鬥知識分子,亦可能是步向極權的一個警號。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成績與性情

和家長W討論孩子近況,他說太太提議,減少在某名小學讀書的兒子的課外活動,不再唱合唱團,多點時間放在學業上,畢竟唱歌好像有與無也沒甚麼分別。是實際了一點,但對很多家長來說也合理吧。「測驗默書未拿到一百分,即是還有進步空間。」提升學業成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減少課外活動,多放時間在補習和書本上。
雖然自己沒有唱歌天分,沒被選入合唱團,不過說實話,中學時每天早會最享受的時間,就是全校一起唱詩歌的那數分鐘。那種對心靈的安慰,和是這個團體的一分子那感覺,是新一天一個很好的開始。歌詠文化,特別是教會學校的歌詠文化,對孩子的成長和性情薰陶十分重要。而且眾所周知,課外活動和學業,絕不是互相排斥(MutuallyExclusive)。無論是文或是武,課外活動都不應以奢侈品來看待,而是必需品。其中歌詠文化對學生的修養、集中力及團隊歸屬感,都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因此我對W說,入不到合唱團可算是小弟其中一個遺憾,現時你的孩子有這個機會,竟然放棄?除非課外活動真的排得密麻麻,否則減少課外活動,成績未必進步之餘,還可能對孩子的性情有負面影響。
說起歌詠,不得不提下月的「聖公會校友歌詠節」。八間聖公會傳統名校的校友歌詠團,會聯手大匯演,為一些資源比較缺乏的學校籌款,添置更好的設施和師資,推動音樂和歌詠文化。相信這對學生的幫助,比把資源放於催谷成績上更有意義。 

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傳奇與AH

喜歡蘋果產品的「果粉」,應該有留意最近出版的喬布斯傳記《Becoming SteveJobs》(圖)。這本由認識和採訪了喬布斯廿五年的記者BrentSchlender撰寫的傳記,個人認為比起之前數本有關他的書,更人性化和全面地道出喬布斯的成熟與蛻變。
作者指,公眾對喬布斯,那既是個天才,又同時是個難以相處的自大狂的印象,源自他年少氣盛的那段時期。那時他較高調接受傳媒追訪,因而大眾已對他形成了先入為主的鮮明形象。但根據作者的紀錄和訪問,喬布斯被逐出蘋果那段時期,其實在不斷地成長,慢慢由少年輕狂,變為成熟有遠見。只是後期喬布斯愈來愈低調,較少人留意他的轉變。
認識喬布斯於微時的作者,見證他跌倒、失誤、甚至痛哭。但沒有這些慘痛經歷,不可能造就出後期的穩重。那段流放的時期,是喬布斯的成熟期,為他後來把蘋果打造為全球市值最高,改變人類生活的公司,打下穩健的基礎。喬布斯未必是最聰明的人,但能把聰明用在正確的地方;他不是特別幸運,但對運氣的把握力卻出奇地高。
沒有太多人像喬布斯般傳奇,但人在年輕時總帶點輕狂,甚至撞過大板,也可能是很多人眼中的AH(不方便寫全寫)。不過一時是AH,不等如一世是AH。最後成功的人,通常在撞板和低潮期調整自己,變得成熟和理智,為日後更上一層樓買個教訓。失敗教會我們的東西,很多時比成功更多。但如果撞完板後,仍然輕狂,仍然不可一世,那就注定下半生做AH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