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爸爸的角色 《am730》

一次晚宴,認識了亞洲國際博覽會的CEO哈永安,和他談得最投契的,卻是他有份創立的NGO「DADS網絡」。他說社會普遍忽略了父親的重要,但father figure無論對男孩子或女孩子的成長,都起著關鍵作用,就算母親能全職照顧家庭,也不能取代父親的角色。他希望推廣爸爸在家庭的重要,提升爸爸和子女的相處質素,推動本地企業更加家庭友善。
 
就算爸爸搵多少錢、買多少禮物、為子女找到多好的學校,也及不上多些高質素的親子時間。近來一有空,總是把陪伴女兒放在首位。例如一直想報名參加長跑賽,但總不想犧牲周末陪家人的時間,直至最近才報了迪士尼的10K weekend比賽,因為太太和女兒可以一起來,和卡通人物一起打氣,跑完又可順便入園玩半天。如果閒日放假,也愛和女兒二人同遊海洋公園,一起看動物或到遊樂場讓她盡情遊玩。一次還約了她的同學一起去玩了半天,她們開心到不得了。雖然很多人已開始為報讀小一部署,又去面試班、又上英文班、又報興趣班,但我固執地認為,能每天盡量讓她笑多點、和朋友玩多點、和父母談心多點才最重要。而且在幼稚園階段,多好的老師,也總及不上老爸和她談天說地,講講故事那麼有啟發性吧?
 
香港人忙,但就算多忙也不能以物質來代替陪伴子女的時間。目前被熱議的贏在甚麼前都是廢話。其實那群得到更多父母時間和關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人生勝利組。
各位爸爸,一起加油﹗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鬥志是如何煉成的 《am730》

在茶餐廳午飯,無心聽到鄰座幾位穿著時髦的太太對話。太太A說,老師要求兒子剪髮,說再不剪就在手冊打個大交叉:「傻的嗎?學校正考試,哪有時間剪髮?要打交叉便打吧……」太太B就說:「老師連頭髮長短也要管?很多時間嗎?」太太C也有道理:「老師都是打工,按校長風格辦事。校長頗為嚴肅傳統……」
難得幾位太太明白事理,相信她們的孩子應該不會被迫出情緒問題。但很多家長不是這樣,而是既敬畏又害怕權威。他們教導孩子時,是以學校和其他家長的意見,而不是以孩子的意願來出發。不是說反叛頑皮是美德,只是太嚴太緊迫的教育方式也未必適合這個年頭。特別是還聽到很多家長認為,考試測驗成績才是重中之重,成績好才有望成為專業人士,過穩定舒適的生活。但事情是這樣簡單嗎?
最近流行說Grit(鬥心或意志力)才是成功的關鍵,但孩子要有高的grit scale,不是IQ高、聽聽話話、做好功課和多補習就可以,而是要真正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和鍛練出堅毅的性格。父母嚴格要求的同時,更重要是有充足的情緒支援,讓孩子真切感受到愛與溫暖,才能捱過艱苦的磨鍊。另一方面,家長應充分尊重孩子,當他們有能力做決定時,就盡早多讓他們做決定,不要怕失敗。這樣他們才會義無反顧地為理想付出和犧牲,成功機會才會高。
事無大小都過問嚴管,又要子女將來要做乜師物師,是否就能為他們帶來美好的未來?值得想想。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善用優勢協助持份者達雙贏 《信報》

和公關朋友吃飯,很多時對方希望就某些新鮮熱辣社會議題,了解一下前線新聞人怎樣看,以及新聞界對某些機構的觀感好與壞。有公關朋友曾笑說,請記者吃飯很「抵請」,因為可以得到很多她們想不到的insights,有時還有內幕料可以「八一下」。
有一次真心地對某公關朋友說,我覺得很多時和她們說的,只不過是人所共知的common sense。「正常人」都是這樣想吧?不過當然,很多正常人不會說的話、很多正常人都不會做的事情和很多「關公災難」,正常都不應該發生,但卻經常出現在新聞和社交媒體裏。而正常來說,專業的公關也應該明白這些是common sense吧?
先從自身優勢入手
公關朋友笑說,每人都有盲點,多點聽意見都是好事,而且很多時她們的建議,就算是多common的sense也好,老闆們也未必聽進耳裏。但如果是來自前線記者的建議,說服力就大增,她們的工作也容易得多。公關又補充說,要老闆們聽她們的忠告,有時比起說服記者相信她們的話更困難。難怪不少前新聞行家當公關顧問和搞培訓,也撈得風生水起。
喝多一杯紅酒後,公關朋友又舉例說,曾經有某機構經常被示威者狙擊,公關們建議機構的管理層不如嘗試增加和不同持份者的良性互動溝通,包括比較邀進的示威者,或許可以以退為進,爭取公眾的理解甚至同情。誰知過了幾天,管理層卻又報警又出律師信,正中那群示威者的下懷,把事情愈鬧愈大。公關們笑說不能低估某些高層的「離地性」。
公平點來說,沒有某一種策略是最好和必勝的策略,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管理風格,有人愛強硬,有人則喜歡以柔制剛。兩種策略或許最終都可能達到管理層的目的,雖然付出的代價未必一樣。個人認為,只要願意放下身段,很多時較liberal的良性engagement最合乎成本效益和各持份者的長遠利益,而且在大部分情況下能達致雙贏。
而要建立良好商譽,和持份者開展良性互動和溝通,一個較容易的切入點是先從自身的優勢入手,特別是人無我有的優勢,協助部分持份者解決他們的需要,一家便宜兩家着。
舉一個例,去年教育界開始推廣STEM教育(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 之前本欄都介紹過。坊間亦開始出現一些以STEM作招徠的補習課程。不過,這件新事物對很多學校來說是一項挑戰,特別是向幼兒教授STEM的課程,對很多幼稚園來說,要去製作合適的教材有一定難度。而中華電力在這個時候就推出了一套針對幼稚園STEM教育的教材套《看到的電力》,免費派發給本港的幼稚園,內容圍繞和發電有關的科技及工程知識,還可以順便向小朋友灌輸節能的概念。幼稚園老師就可參考這套教材套,設計部分的STEM課程,節省不少資源和時間。
視管理層是否願思考
為了加添趣味性,中電還設計了卡通主角、找歌手作了主題曲及設計了相關的遊戲等。雖然據聞這套教材由構思到推出也要差不多一年時間,不過,對於擁有大量電力和工程專家的上市公用事業來說,涉及的額外資源相對不算太多,卻可以把自己的品牌,由幼稚園開始,就植入小朋友的腦袋裏,還可以和科枝、節能、環保等正面概念掛鈎,於企業社會責任CSR的角度來看,是一個很好的雙贏例子。而這個動作亦有助中電在和政府談判新一輪的利潤管制協議前,改善企業形象,或多或少有利爭取多點籌碼。
不單止電力公司,很多不同的企業,甚至企業內很多不同的部門,都總會有一些獨特的優勢和專業知識,如果不吝嗇花些少額外資源,付出一些額外時間,去協助部分持份者解決他們的問題或需要,就算一時三刻未必即時見到對自己的好處,最終也很容易達致雙贏。問題是管理層是否願意花時間與腦筋去思考,有什麼東西可以做,又有什麼新機會或新趨勢可以把握。
然而很多人做事的方式和思路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永遠先去想自己要些什麼,定了目標後就要求下屬想辦法去達到這目標,而不會先想想自己可以付出些什麼,或不同持份者又想要些什麼。
公關朋友最後嘆了口氣說,很多時某些計劃的失敗或某些「關公災難」的誕生都是源於老闆們或客戶們的over-confidence。

田野岡大和這男孩 《am730》

不是馬後炮,當北海道七歲男童田野岡大和,被父母懲罰獨留在叢林失蹤後,總預感他會吉人天相。終於上星期傳來好消息,自衛隊發現他藏身小屋裡,並無大礙,相信他和父母都吸取了很大的教訓。田野無疑頑皮,用石頭扔別人也不可接受,但同時這小子有膽識,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難得小小年紀有挑戰權威的勇氣。如果適當地栽培,相信定有一番作為。問題是這類有頭腦又有個性的孩子應如何教?
還記得上星期寫道,親眼目睹讀國際學校孩子的家長,如何放手讓孩子玩樂,即使動手動腳和互擲玩具也由得他們。如果田野父母的管束太嚴太過火,那群家長又是否太放任?這條線很難畫的,但我傾向在不傷害別人和有損公德的前提下,框框盡量定得寬鬆一些。我相信孩子比自己這代優勝,到某一個點,我們得承認孩子在多方面可能已超越自己,比自己聰明,到時我們憑甚麼去主宰他們一舉一動,學甚麼和不學甚麼呢?他們有能力自己學習和找尋答案時,還是放開手好一點。孩子被限死了,又如何青出於藍?
通常愈聰明的孩子,都是比較佻皮,甚至有點反叛。對待聰明的人,不能下下以高壓手段,要他們就範,反而應多點溝通了解,多想辦法讓他們感受是非善惡,明白事情的後果。如果上一代是以愛出發,而不是為保面子與威嚴,相信孩子最終能走上正路,發揮潛能。
我喜歡田野岡大和,也覺得很多香港孩子都有點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