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1日 星期二

不朽 《am730》

人大了,無可避免接觸到愈來愈多的生離死別,亦會花更多時間去思考這個題目。有道「當你了解死亡,就學會如何活著」;亦有說「當你不怕死亡時,就不會被死亡控制」。要超越死亡,不同人有不同的哲學。有宗教信仰的相信上帝會審判世人,給予悔改的人永生,還可以在天家和所愛的人重聚;有人就相信只要一生無悔,過得自己過得人,就死而無憾。
為逃避極權而流亡海外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小說《不朽》(Immortality)裡,不斷讓讀者穿梭於死亡與不朽之間。他虛構了歌德和海明威在天堂裡對話,海明威說:「人們不單讀我們的書,還寫書來研究我們,這就是永垂不朽了!」歌德回應:「永垂不朽意味永遠的審判呢!」不朽就是人在世界留下的痕跡,在他肉身死後仍長留世人心中和歷史裡。這些痕跡可以是發人深省的著作、造福人類的研究或改變世界的功德;相反也可以是散播仇恨的概念,甚至是反人類暴行。不朽不一定流芳百世,也可以遺臭萬年。不過就算是歷史偉人,也總會久不久被人點出一些缺失與憾事,這或許就是歌德所說的永恆審判。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永垂不朽,但如能一直活在所愛的人心中,其實已經很不錯。反而有些人原本已經蜚聲國際,原本已經是萬人景仰的immortal,卻敵不過野心或些少眼前的利益,不惜把良心和常識收起來,最終為自己的immortality留下一道很深的陰影與瑕疵。是否值得就見仁見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