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撕裂社會 營商政治風險 《信報》

向從事Marketing工作的朋友取經,應如何建立好WMI這個教育品牌。談了半天他的經驗後,他說因人手不足,會外判部分Marketing工作。「不過要看得緊些」,因為有時外判商隨時令他「揹鍋」。例如有一次,外判商的一系列建議中,其中一項引用某公眾人物的說話作宣傳,政治觸覺敏銳的朋友一看到有關名字,立即抽起這建議。
因為那句被引用的說話雖然完全和政治拉不上關係,但由於有關人物有明顯的政治取向,出了街的話,有機會讓公司捲入不必要的爭議和麻煩,亦可能被有心人用來做文章。「在這敏感時期,無謂節外生枝。」朋友步步為營地說。
很多評論說,現時香港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撕裂狀態,甚至有些朋友會因為對社會事件的看法不同,而在社交媒體筆戰。高度分化產生不信任,而互不信任的其中一個後果就是過敏,看似無關痛癢的言行,都可能被對號入座,惹來是非。如果一方動了氣,多說幾句倒氣話,更有可能激發更多人在網絡圍攻。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從事公關工作的人或是企業,抑或中小企的管理層,不但不能說「我討厭政治」,認為政治與自己關係不大,更應該提高敏感度,多點留意社會事件發展。敏感度不足的話,隨時因為看似無所謂的事件而招致無謂損失。
或許你會說這部分是傳媒的問題,為何他們把很多普通問題「政治化」?甚至有朋友說傳媒走火入魔,連文憑試狀元也不放過,要開政治angle,問他們對佔中和普選的看法,把才十六、七歲的莘莘學子捲入政治爭議當中。不過,傳媒在這個時局下也是受害者之一。有時採訪主任去不去採訪某些記者會、用不用某個sound bite,甚至怎樣去寫一單新聞,這些可能純粹基於經驗,以及當天人手分配的判斷,也可能被拿來做文章,說某媒體又偏幫建制或泛民。有時無論怎樣「持平」,也會被其中一方(或兩方)指為有傾向地報道。
大企業有公關部或公共事務部門的專才,去提供意見及打點一切。有人以為這些是吃吃飯、和傳媒及政客打打交道的風流工,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多做這一行的朋友就不會做到日以繼夜、夜以繼日,還經常周末也要開工了。很多時還吃力不討好,老闆一句半句突然「爆肚」,便可能帶來很多額外的「手尾」。
本港還是言論自由的社會,以個人名義表達政見或說什麼也可以,也不是說要做個騎牆的滑頭。做人說話光明磊落的話,也沒有必要藏頭露尾。不過大部分公司不是一個人的,也得盡可能分開公與私。以公司的名義做的任何事情,得考慮後果是利多還是弊大。如果是衡量過後的商業決定就沒有話說,但這個時勢,如果「敏感度不足」,甚至一時衝動做出傷害商譽的事,而被網上媒體或「意見領袖」抓住,再被瘋傳開去,隨時造成實際的經濟損失。
最討厭說法要政治正確
或許很多公司或管理層所犯的「錯誤」是非戰之罪,不過無辜又好,不小心也好,在政與經的關係前所未有地密切的今天,從商的人不能只懂得睇數,還要實實在在留意政治局勢及社會輿論走向。
那作為一個沒有公共事務部支援的中小企主管或老闆,如何自處呢?最基本或許是不要因一己喜好,而偏重只讀某些立場鮮明的媒體或評論員文章。現時打開報章,很多意見領袖的觀點,愈來愈南轅北轍,同一個問題,同一單新聞,同一堆數據,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觀點與分析,而且雙方都認為自己是絕對的。多看不同立場的立論,或許才可以看得出一幅較完整持平的圖畫。而在這個非友即敵的氛圍中,雖然有些人的言行你未必喜歡,但在社交場合交流一下,明白對方的想法,可能也能幫助自己看透某些問題,和協助自己的某些商業決定。
那些立場不明的、閃閃縮縮的牆頭草固然不討好,而且大部分商界領袖也說,最討厭就是說話和做人要「政治正確」。不過,如果留心時事的話,應知道有哪個大孖沙或行政人員,站出來說話不是經過深思熟慮?又有哪一段新聞稿,不是經過十重八重的反覆審視?

作者為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