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幾點交通觀察

兩個多月的佔領行動過去,無論如何,也可視為一場社會實驗,起碼得到的交通數據,或可作為日後制定政策的參考。
先要讚港鐵的遇強愈強。平日沒事沒幹就三日一小壞、十數日一大壞,但佔中兩個多月,貫通港島東西的重任落了在港鐵身上,每天面對超負荷的人流,港鐵不但超額完成,更鮮有事故發生。流量愈高,事故率竟然愈低。換句話說,港鐵只要每天以應付佔中的心態和狀態運作,絕對有能力發揮超水準服務,或許連落後進度的基建工程,也有望盡早完工。
另一方面,佔領期間有過百條巴士路線要暫停服務、縮短行程或改道。雖然對很多人造成不便,但足以讓人反思某些路線的存在必要。如果可以停駛七十多天,是否以後還需要存在?或是否起碼可以更好地整合?清場後,軒尼詩道於下班時間還是堵得要命,車輛十多分鐘也行不到一個燈位,有朋友就說由灣仔到馬鞍山花了三小時!當時一段數百米的路面,起碼有三十輛巴士,大部分還有很多空位。這是市民還未適應,還是巴士路線需要重組,關心市民福祉的議員及運輸官員,大可分析佔中數據後好好研究。
說起交通,還有一點頗有趣。在佔領發生後,某些朋友變得極度支持政府,被抄了牌也說自己活該,差點要感謝警方嚴正執法;政府準備收回多個公共停車場,快沒地方泊車的他仍大表支持。如果不是想做官,這種「無私」的心理變化,也值得研究「human irrationality」的學者探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