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錢可解決的問題

一切回復正常後,繁忙時間交通擠塞依舊。下班時份的英皇道,十多輛巴士排隊埋站,霸佔起碼兩條行車線,甚至佔著行人過路線,過馬路也有困難。很多主要道路,巴士也要切兩、三條線才可以埋站,上落乘客後,又要再切兩、三條線回到中線或快線。如果十多輛,超過十米長的巴士同時埋站,交通不混亂才怪。但交諮會經過八個月時間,花了不知多少公帑研究交通擠塞,得出的解決辦法,基本上卻只是一個「加」字。加牌費、加稅、加違例泊車罰款……總之加重用者成本,以「經濟誘因」解決問題,治標不治本,雖然層次低,但亦是本港最喜愛的手段。
香港是高度資本主義的右傾社會,學「王爾德」話齋:「我們知道一切東西的價錢,卻不知道任何事物的價值。」不過如果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遍地黃金的香港為何愈來愈多問題?2015年第一本讀的書,就是Michael Sandel的《What Money Can’tBuy》。從列根和戴卓爾夫人時代開始,世界充斥「市場必勝主義」(Market Triumphalism)。沒錯,善用市場經濟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在「市場必勝主義」下,很多地方,包括香港,不單是奉行「市場經濟」,而是把整個社會變為「市場社會」,一切東西都滲入市場價值,甚麼事情都掛一個價錢牌。
錢雖然重要,但相信社會已開始轉變,新一年開始,能以錢直接解決的問題應該會愈來愈少。新一年開始,不如先學習認識和欣賞事物的「價值」(Value),而不要下下問「幾多錢」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