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9日 星期二

集權管理離地思維注定失敗 《信報》

個人的成就、是「叻人」或不是,應由大眾來評價。就算世上最聰明、讀書最多的人,一經自己口說出來,不惹來負評,也不會馨香到去哪裏。相反,如果多點反省失敗的經驗,甚至能大方地和別人分享,不單可以作為自己的警惕,也可作為別人的參考。話說回頭,有自省能力和謙卑的人,就算不聰明,起碼也有些人生智慧,不會以為什麼問題都不會是自己的問題。尤其是手握大權的人,最怕自己的權威受挫,but the irony is,真正受人尊重與愛戴的領袖,往往卻是不怕虛心承認錯誤,甚至懂得自嘲的人。
最近讀了Stanley McChrystal將軍的著作,他雖貴為西點軍校高材生和反恐戰的聯軍將領,卻在新書Team of Teams中先闡述自己在伊拉克的失敗經驗。他說,有一段時間也反覆思索,為何設備精良、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的聯軍,在後侯賽因時期的伊拉克,面對着由扎卡維領導的阿爾基達伊拉克分支(AQI)那群烏合之眾,不僅束手無策,甚至還節節敗退。
雖然敵人沒有接受過專業嚴格的軍事訓練,甚至沒有制服、沒有隊形,只有過時及自製的武器,但勝在靈活性高和適應力強,亦能善用網絡和地理優勢,以效率奇高的通訊方法和突擊,讓習慣有計劃、有隊形、有陣式的聯軍疲於奔命。
由下而上處理問題
McChrystal後來想到,唯一可以戰勝這群武裝分子的辦法,就是學習和模仿他們。「If we couldn't change the environment to suit us better, we would have to change to suit it.」聯軍雖然殺了近20名組織的所謂「第三號人物」,但McChrystal後來發現原來組織裏人人都可以是「第三號人物」。這些「第三號人物」組成一個個互通的小隊,每個小隊活動起上來像個體一樣,反應極快,適應力亦特強。而組織領袖的角色是提供一個大方向和運作環境,再把權力下放,而不是傳統式的command-and-control(指揮與控制)和micromanaging(微觀管理)。
連一個慣於發號施令、軍令如山的將軍也認為有必要改變傳統的管理方式,才可以應對新世代的衝突及難題,或許足證上一代的管治思維和模式確實已經不大適用於現今的網絡世界,用來處理更複雜多變的問題。
一個愛集權於一身,事事過問、事事插手管的領導,就算多聰明機智或坐擁多豐厚的資源,也只會事倍功半,比起願意下放權力的領袖更難達到預定目標。已故蘋果教主喬布斯也說過一句名言:「It doesn't make sense to hire smart people and tell them what to do; we hire smart people so they can tell us what to do.」除非一個領袖願意用上事事聽話但庸碌無能之輩,否則bottom up而非top down的管理模式才更切合21世紀的洪流。
而為喬布斯撰寫傳記的作家Walter Isaacson也認為,在現今世代,所有偉大的發明都已不可能是個人的作為,處理問題的方式亦不可能只是自上而下和以命令及微觀管理地進行;而是要由一幫有共同信念的人一起為共同目標奮鬥才能成功。因此,傳統上依靠既定計劃和聽命式的「堅離地」管理模式已行不通,只有下放權力,才能對多變的環境作出快速的反應。
自小培養解難能力
同樣道理,不僅行軍打仗或在商業管理上值得參考,其實在培育下一代上亦值得家長借鑑。如何讓孩子在未來社會裏提升競爭力,是我一直思考的課題,為此曾走訪過多間著名幼稚園的校長,結集成一本書。
校長們不約而同地認為,在未來社會上要出人頭地,都必定要自小培養出獨立的分析力及解決問題的技能。而如果我們仍然用上一代的填鴨式教學法,還不斷要逼孩子操練這個TSA、操練那個什麼,就等於親手扼殺他們的前途(請記住很多力推TSA的達官貴人,都把子女送到國際學校或海外留學,因此不用考TSA)。
我很幸運,小學和中學時期雖是在傳統主流學校讀書,但功課完全不多,特別是中學的日子,印象中好像從未試過長假期有功課做。老師和學校也給學生充足的自由,讓他們找尋自己的興趣與方向。結果,雖然小弟不才,沒有什麼成就,但身邊的同學,很多已是成功的商人和獨當一面的專業人士,亦對社會作出很多貢獻。
大文豪托爾斯泰寫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這句名言作為「萬能Key」,亦可改作:「成功的故事都是相似的,失敗的故事卻各有各的失敗之處。」高壓式集權管治,再加上「堅離地」的思維,相信是主因之一。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