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

環評小故事

在港大讀書時,暑期當過研究助理,協助來自牛津大學的博士生,研究赤鱲角附近的中華白海豚。每天拿著數十公斤器材,到屯門龍鼓灘、大嶼山狗嶺涌、和沙洲,觀察白海豚和江豚,紀錄牠們出沒的時間和位置。這研究也是當年興建赤鱲角機場的環境評估一部分。
工作很艱辛,亦試過被蜜蜂螫要送院,卻很有滿足感。有一陣子還想過當環境顧問,但一名師兄潑冷水,說這是破壞環境的幫兇,「如果顧問公司的環評報告和政府的計劃背道而馳,這間公司下次還會中標嗎?」我不完全同意他的觀點,因為仍願相信每個專業也有嚴格的道德操守和審查。
我倒想分享一個小故事。我們那時坐普通的舢舨去沙洲,船程兩小時,暈過幾次船浪。有天卻換了艘美輪美奐的遊艇,還有豐富的自助餐到會,又三文魚又大蝦沙律。原來那天環境顧問公司的高層,聯同環保署的官員來視察。他們看看望遠鏡、聊聊天、說說笑就一天了。奇怪的是,除了打招呼外,他們一句話也沒有和我們談過,對我們所做的研究,好像丁點興趣也沒有。最後我們辛苦得來的數據,他們有多重視,又採納了多少就不得而知……
這麼多年後,機場已經要建第三條跑道了。我不知現今的環評水準,和還是港英年代的當年如何比較。不過,空域問題不清不楚,環保問題又面臨挑戰下,就硬要小市民付出一大筆「機場建設費」,去建一條未知有多大經濟效益的跑道,一般人條氣會不會順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