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做個博雅的孩子 《Mameshare》

上回說到在新時代,家長重視STEM之餘,也不應忽略人文學科的重要。當然也要看孩子的興趣和天份在哪裡。在資本主義社會實際一點無可厚非,不過看風駛艃式地育兒,往往會「追車尾」。培育兒女要十多二十年,但現時吃香的職業十多年後未必再吃香,而且很多二十年後工種很可能還未出現﹗
女兒有次問甚麼時候可以學駕車,心想她長大後大多數汽車已可以自動導航,除非當駕駛是嗜好,否則一般人已毋須學駕駛了。事實上想像得到、或想像不到可被電腦取代的工作,遲早也將會被取代。有報道指自動化是很多低技術職位流失的主因,但其實很多高學歷的入門職位,也正被人工智能代替,朋友說一些跨國律師行已開始以人工智能草擬法律文件,這將大大節省見習生和基層律師的人力需求。
不過在可見將來,人類某些方面仍難以被取代,包括所謂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技能,例如創意、同理心、溝通能力等等。人工智能「客服」雖已能和客戶自如地「聊天」,自動收發電郵也難度不大,但始終密切的關係還是要人來培養和維繫。所以好的公關,和要靠關係網去解決的工作,還不可能由機器代替;而同理心這類抽象的概念,暫時最聰明的電腦也難以理解和駕馭,但同理心卻又對了解客戶、同事、甚至是對手都十分重要,往往也是成敗的關鍵;至於創意工業,雖然電腦已能作曲甚至寫作,但創作人所受的威脅暫時仍未算太大,起碼暫時電腦專欄作家還未有市場。
博雅教育是要「浸」出來,也是要給予空間去發展的,很難設計出一個「雞精式」的補習課程去教小朋友怎樣博雅。以創意為例,不是看甚麼甚麼書或讀哪間學校就能讀出創意。同理心和溝通能力亦一樣,是要去摸索、去累積、甚至是要碰過釘才會學懂的。
基本功是必要的,能為子女打好語文基礎,加強他們自學能力,再鼓勵他們多看小說,或不同類型的書本自然好,不過也是小學以後的事。當孩子還小,父母不如多和他們一起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去博物館、看展覽、圖書館,讓他們多「無意識地」(unconsciously)吸收和感受這個世界。孩子是好奇的,父母就盡量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吧。就算自己不懂的東西,要在互聯網上找答案也應該不難。例如女兒問我象棋是怎樣來的,我也要周圍找答案。
但說到最後,如果父母本身不是太博雅,子女要學好博雅就確是有點困難。所以各位家長,就由今天開始,我們都多點重視Liberal Arts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