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有界限地投其所好 《Mameshare》

想和太太去看《侏羅紀世界》,嘗試問女兒想不想一起去。雖然她自小喜歡恐龍,但看完片頭後又覺得太驚說不看了。之後外傭姐姐也說會去看,她才答應和我們一起到戲院。結果呢,雖然有些驚嚇,但小女看完後很喜歡。喜歡到一個點,要我們回家後在Now自選影院租回第一集來看。然後當知道還有Jurassic Park的電影系列,也嚷著要看一遍。

早在小女還只是兩、三歲時,她和很多小朋友一樣,開始喜歡恐龍玩具。家中有一大箱各種大小和類型的恐龍,久不久客廳就會變成侏羅紀公園,中英文的恐龍圖書亦有不少。玩恐龍的好處是,很多恐龍的名字都長而複雜,就算是家長也不易拼出讀出,而多讀這些名字相信對她學習英語拼音是有幫助的,亦無形中加深了她的閱讀興趣。事實上如果小朋友對一樣東西熱衷,學起上來會很快。Stegosaurus(劍龍)與Pterodactyl(翼龍)就是小女教懂我。和她討論恐龍品種時,她還糾正我Gallimimus(似雞龍)的讀音。

那些知識是誰教她的呢?不瞞你說,部分是電視和YouTube。我們會和她一起看BBC的恐龍紀錄片,每晚亦會讓她看不多於半小時iPad。她在這些媒介學到的東西,未必是學術的硬知識或是幫助她入名校的東西,但小弟認為能投其所好,讓她在課餘時間看一些自己熱愛的東西,就算是讀Pokemon Guide,亦會有某些得著。正如自己以前學的英文生字,多數也不是來自教科書,而是玩Dungeons and Dragons時讀的遊戲資料,和美國籃球雜誌《Basketball Digest》。

投其所好地育兒,以小弟個人經驗來說,是頗為有效的吸收知識方法。就算只是流行文化或軟知識,相信最終都能加深孩子的求知慾、閱讀興趣、資料搜集技巧、甚至令他們「轉數更快」,但最重要是適量和有父母的參與。首先當然是時間分配要合適,看電視或YouTube的時間不能沒有時限。亦不能當iPad為電子奶咀,給了孩子看就自己忙自己事,而是應該和他們一起看,和控制他們觀看的內容。因為互聯網確實有太多兒童不宜、甚至是邪惡的內容。和孩子一起看亦可以增加親子交流,加快孩子知識的吸收,和藉機灌輸正確的觀念。

凡事有兩面,小心平衡和多點親身參與,又怎會怕孩子太沉迷電視與iPa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