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 星期五

先修身齊家 《Mameshare》

這年的父親節和母親節,我都訂了同一間餐廳一家人吃飯。這就很容易感受到兩個節日的大不同。母親節那天,所有座位都滿了,等一道菜差不多要廿多三十分鐘;父親節那天呢?座位只有半滿,餸菜也差不多是隨叫隨到。

雖然是這樣,但當父親的相信多數不會介意。事實上爸爸多數寧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作為人父,最大的滿足感應該是來自能好好地經營一頭家,盡量做到家庭和諧,順境逆境都同心面對,共富貴之餘亦能共患難。這當然要媽媽的配合與付出,但爸爸在精神上與實際上的支援也同樣重要。

是否爸爸也好,在香港這個社會也要努力拼搏才能掙扎求存,要實踐理想更非百分百投入不可。不過相信很多人當上爸爸後,目標會有些方向性的分別。最簡單是當爸爸前賺到錢都會買玩具獎勵自己,音響、手表、限量公仔、特別版球鞋等,但當爸爸後就是買玩具給子女、童裝或親子裝球鞋;當爸爸前每星期都會和球友、跑友、行山友聚會切磋,當爸爸後就把大部分的周未留作小朋友派對與親子活動……不過就算爸爸所做的事情、所付出的時間都是為了家庭和孩子,所得到的樂趣理應不會少過自己買玩具和玩樂。

說這些話不是想給父親多點光環,或者自我吹噓,而是小弟覺得所謂成功,不應是只顧自己打拼而忽略家庭。正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論理想多遠大,多想幹一番事業,或多想為社會做點事情,首先也應做好自己和把家庭照顧得妥妥當當。雖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大都會的工作時間亦愈來愈長,而應酬又不能缺少,但如果家庭的問題管理得不好,涉及更多人事和更複雜的問題就更難處理好吧。拿捏事業、理想與家庭之間的平衡絕不容易,但卻是每名有事業心的父母必須要過的一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