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3日 星期六

試論道德是什麼 《信報》


小聰明易得,大智慧難求。小朋友學業成績重要,但學習做人處事,做個有智慧懂判斷道德的人更加重要。智慧和道德很難學習與領悟,不是付錢上名師補習班或努力考上神校就能修到。事實上,當年讀MBA的其中一科必修科Business Law and Ethics,範圍也主要以商業法律為主,上完整個課程,有關道德的討論真是鳳毛麟角。看來在商場上,不去踩法律的界線,過得到Compliance,能合規地營商,大致上就已合乎最基本的商業道德。
社會上部分人愛批評企業缺乏道德和不負社會責任。線上線下,很多人亦愛一窩蜂地在事實也未弄清楚前就發表意見和靠邊,何謂道德根本很難說準。而且A的核心價值可能是B的社會禁忌。就算在同一地方,今天是潛規則,明天同樣的做法又可能出事,根本沒有什麼法則可言。一切除了和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有關之外,亦可能出於部分人的無知、與憎人富貴厭人窮的妒嫉心態。
討論道德,很多時順得哥情就必定失嫂意,因此有時除非有機會觸犯監管規例,又或者因為群情太洶湧而對業務造成比較長遠的影響,否則,大部分時間又未必需要對道德批判太過介懷。
不過,這不等於可以為了求財,而完全置道德於不顧,因為這樣最終也容易車毁人亡。然而,所謂企業道德,最重要是一套完善的監管制度及優良的公司文化。
企業文化比制度更重要
而公司文化又可能比制度更重要,好的公司文化,即使沒有人催逼或高層的監察,員工都會自動自覺根據公司良好的慣例做事,不會隨便越軌或踩界,亦不會因為外來因素或社會一些事件而輕易改變,更不易被社會上某方面的聲音或運動而弄得方寸大亂,被牽着鼻子走。
道德心理學家、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Jonathan Haidt在暢銷書The Righteous Mind討論為何社會上很多自視為「好人」的大眾,在很多問題上立場卻是南轅北轍,甚至互相聲討。Haidt的研究結果支持英國哲學家David Hume於200多年前提出的理論,就是人的道德批判主要來自Intuition(直覺),直覺批評了後,理性才會找原因支持直覺的決定:Reason is the servant of the intuition(理智是直覺的僕人)。所以很多時和朋友辯論道德、宗教或政治議題,都很難得出結論,因為人類經過這麼多年的進化,天生是self-righteous hypocrites(自認為高尚的偽君子)。
通過教育和一定程度的自省,或者可以認清自己是「born to be righteous, but we have to learn what, exactly, people like us should be righteous about」(天生自以為站在道德高地,但我們要去學習,究竟應站在什麼高地)。這樣才可做個不易被直覺操縱的人。
如果想去改變別人的道德觀或價值觀,首先不應和他們理性辯論或直話直說,因為這永遠得不出結論,而是應慢慢改變他們潛在的直覺。這個過程的策略既因人而異,也絕對需要耐性。
既然理性辯論很難一時三刻改變別人的直覺,網上言論的節奏又快又難跟,胡亂花精力和資源去應付網上的「花生友」或「haters」,實在是很費時失事的。Haidt也說,除了一些極端主義者或原教旨主義者(Fundamentalist)外,絕大部分人的道德觀都是複雜又多層次的,很多時亦會自相矛盾和雙重標準。所以太重視別人的道德眼光和批判,面皮太薄,不單難以掌握主動權,很多時更根本無從入手和難以釐清問題所在。反而謹守公司的企業使命,做好員工培訓,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才是應對社會上愈趨多極化的言論和嘈音的最佳之道。
其他人批評不用太介懷
企業的道德規範是用來管理自己的公司,不必以討好別人為目標。有好的公司文化和管理,做好本業和提升競爭力,根本不用太過介懷其他人的批評。個人的道德規範其實也一樣,應該用來規範自身的一言一行,做好自己,不用理其他嘈音,雖然很多人愛以自己的道德規範,去規管別人,甚至作為攻擊他人的武器。
其實一般人如果已植入了既定的道德觀與政治立場,就很難理性地面對客觀的討論。所以與其讓自己陷入無結果的爭論,不如乾脆避開爭議的道德議題或緊貼公司的價值與使命而行,懶理片面與不理性的批判。反正很多「道德衞士」其實也未必明白自己批判的理據。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