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2日 星期日

主動與被動吸收知識 《Mameshare》

讀書好處多不用多說,特別出來工作數年後讀個碩士學位,不單可以擴闊眼界,加強求職競爭力,更重要和實際是能結交更多朋友,擴大人脈網絡。這群朋友裡,更可能會找到終身伴侶,或往後的生意拍檔。
選擇讀研究型的學位(如MPhil或PhD),就更值得尊敬。Research degrees要對一個學術題目有深入研究,達到一定的學術標準才能拿到手,比起有齊教材和課本、只要上足堂、交足功課、考試及格就能畢業的taught masters難得多,亦需要更大決心與毅力。畢竟主動地尋求學問,和被動地吸收知識的分別很大很大。

再推下一層來看,傳統填鴨式中小學教育,雖然日益迫到學生和家長透不過氣,但其實也只是被動式地去學習知識。學校已擬好教材,考師定好功課、測驗、考試,學生只要能坐定定,也是交足功課、測驗考試成績過得去就可以繼續前進。但即使能跟得上,也不及主動地探求學問來得富挑戰性。然而富挑戰性又不一定等於更加困難。如果讓學生在一個較有彈性的空間,探索感興趣的知識領域,讓他們感受到解決難題的滿足感,而不是枯燥地死記爛背,又或者重複操練無謂的補充練習,孩子們反而不會時刻去想偷懶或逃避。

最近有機構力推「標準學時」,有人認為學童一天的學時應設為七小時,有人就覺得五小時已足夠。出發點是善意的,不過小弟就覺得,時間長短不是主要的問題。如果學習變得靈活有趣,學生又找到滿足感,有時一天鑽研書本十多小時也未必會叫苦。相反,刻板苦悶的填鴨式餵養,一小時也會嫌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