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5日 星期六

創業真人騷 《信報》

政府鼓勵年輕人創業,社會上亦愈來愈多共享空間,讓創業者以較低成本租用。不過創業從來不容易,無論什麼年代,創業和守業也總有那個年代的挑戰。最大挑戰除了要有靈活的生意頭腦和無比的毅力,當然還需要有充足資本維持現金流。
本港資金充裕,很多資本家和私募基金也四出尋找投資機會。小弟也跟朋友去過一些「pitch day」活動見識,見過一些很有幹勁的年輕創業家,如何用盡渾身解數去爭取投資者的青睞。一間初創企業如能說服天使或創投基金入股,成功的機會自然大增,但畢竟競爭很大,而且之前也有報道稱,香港投資房地產或收息股也「不難賺取相對穩定的回報」,所以要說服投資者真金白銀投資風險較大的初創企業,不是單靠口才和美麗願景就可以。最終能脫穎而出得到融資的始終是極少數。因此這類投資pitch day多數都不太沉悶。很多人的商業大計都很有故事性和新意,單去聽聽也可能學到不少新知識。那時就曾經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把這些pitch day包裝一下、剪輯一下,可能會是一個頗有趣的電視節目。
朋友Sophia就把這個念頭變為現實。她近年花了很大力氣,創辦了《勝利道》(Path of Victors)這個節目,把初創企業爭取投資配對的過程,包裝成一個「真人騷」。整個過程就像是把一個Pitching event影像化。製作團隊成功聯繫了多名投資者,合共預備了超過一億港元資金,讓創業者去爭取。
參加的創業者要先自我介紹生意理念和業務大計,如果能過這關,就要面對投資者的當面質詢,包括公司估值、所需集資額、發展大計,以及風險管理等等。就算能夠成功打動投資者,能達成初步協議,也要再通過專業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checks),才能成功得到所需要的資金。集資的階段可以是種子輪、A輪或B輪,但就不能只是仍在「構思」階段。而觀眾除了可以看到參加者的臨場反應和口才,也可以看到他們的情緒變化和心路歷程,過程中亦可以參考不同初創企業的商業大計和新的意念,可能為準創業者和創業人士,提供一些靈感也不一定。
冀帶起香港創業氛圍
Sophia本是位薪高糧準的專業人士,但也一直夢想着創造自己的事業。而一個有關創業的真人騷,就成了她毅然跳出舒適圈的創業大計。原本一個人的創業,變成了成就更多人去創業的節目。她指香港人需要更多出路和選擇,如果她創辦的這個節目,能夠幫助,甚至鼓勵更多人成功創業,或能進一步帶起香港的創業氛圍。無論這群人的業務最終是成功還是失敗,也算為香港提供了多些出路,為香港作出過貢獻。Sophia認為創業者如果本着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的信念,會有更大的推動力,起碼她自己做到了這點。小弟也嘗試過創業,當中的過程有齊甜酸苦辣,未試過的人不會明白。創業不單是多些政府支持和政策配合就可以,如果社會根本缺乏創業的氣氛,政府再多政策或資源配合也會杯水車薪。
Sophia也提醒創業人士,業務最好容易scale up和擴充,甚至要把目光放在香港以外,才更能令投資者留下深刻印象。她說《勝利道》這個真人騷,也有放眼其他地區的願景。如果取得初步的成功,就會scale up去做,繼續把創業的文化帶出去。
投資者和創業者也需要比較長遠的目光,雖然機會稍縱即逝,突如其來的完美拍檔和生意意念應該好好把握,但把計劃想得周詳些實際些,多想幾個可能的結果,和幾條可行的出路,才能面對創業的種種不似預期的困難。有時創業者往往把一切想得太美好,或創業初期就想着如何「exist」,希望快點賺第一桶金後賣盤,甚至上市,而不去老實面對早期可能出現的虧損與更大的資金需求。要成功,就既要有夢想也要腳踏實地地思考路上的險阻和困難。把思路擴闊些,多研究別人的創業經驗和心路歷程,多看多思考都十分有必要。
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
#李臻 #經管智慧 #經管錦言 - 創業真人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